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针对潜航器自主惯性导航误差随时间不断增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运载器、信标中继、海底固定基站的国外潜航器的典型导航定位方法。通过水声通信方式,运载器、信标中继站将其卫星精确定位数据发送至潜航器,或海底固定基站接收到潜航器发射唤醒信号后,量测相关信息并发至潜航器。潜航器被动接收水声通信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实现潜航器在水下隐蔽工作模式下对自身位置的实时修正,提高潜航器导航定位精度,具备较强的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72.
首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波束入射余角范围进行估算,再根据高频电磁波与海面相互作用产生Bragg谐振散射的特性,对一阶海杂波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定入射余角条件下一阶海杂波的多普勒频移特性。结合产生二阶海杂波的三种情况,分析了二阶海杂波的多普勒特性,并指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对海探测舰船目标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73.
一维弹道修正弹气动力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弹箭密集度,采用阻力修正原理进行纵向距离修正是一种低成本的一维弹道修正技术.基于牛顿流理论和风洞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阻力环结构的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得到阻力环外露高度对扩增阻力系数的影响远大于安装位置等结论.建立了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数学模型,对阻力环机构在飞行弹道上不同位置处作用对应的射程修正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炮射试验对比,计算弹道结果和实测弹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计算数学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该类弹箭的弹道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斜入射角条件下F-P干涉腔的透过率特性;结合单层介质膜和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特性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的计算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在光束斜入射条件下,特别是在大入射角下,单层介质膜的反射率指数增大,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率和反射相移也指数增大,但其吸收系数指数减小,造成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曲线与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相比均明显向下偏移,且偏移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5.
本文对圆度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在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中的应用,圆度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几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具体的实例论述了圆度仪是形位误差测量中较好的一种精密仪器,其应用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提高了形位误差测量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6.
长期以来,业界对形位公差带的方向问题各说不一。为了对形位公差带方向问题的理解更加明确一致。笔者就自己30年公差教学实践之体会,对形位公差带的方向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7.
针对如何有效打击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提出了自导鱼雷对匀速直航潜艇射击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即直接按潜艇方位进行射击,建立了鱼雷与潜艇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对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射击距离的确定方法,验证了现在位置射击法对近距离上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对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00~2500m距离内,对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采用现在位置射击法射击,对潜艇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  相似文献   
178.
时常听到一些连队干部在做思想工作时叫苦 ,说他们搞连队工作多么不容易 ,有时就干脆把战士推到了那个位置上 ,来个“换位思考” :假如让你当连队的指导员 ,让你当连长如何做工作 ,要相互理解等等。笔者认为 ,在做思想工作时让对方设身处地地来个“换位思考” ,让对方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环境中 ,多一些思考 ,这是必要的 ,多一些理解 ,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做思想工作 ,总是让人家理解你 ,你做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值得怀疑了。如果总是用“换位思考”来做工作 ,就如同是“望梅止渴” ,一时还可以解决问题 ,时间长了就不会…  相似文献   
17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