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91.
392.
393.
394.
395.
在对舰艇摇摆状态下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发射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典型飞行弹道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初制导段、初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根据导弹各飞行阶段的制导特征分别建立了飞行弹道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发射姿态的导弹弹道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确定舰艇摇摆状态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及导弹的发射时机,为指挥员进行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6.
为给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态势与威胁评估、拦截防御等提供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多层递阶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借鉴多层递阶预测理论对预测模型进行随机补偿,将轨迹预测问题分解成气动参数和模型误差的混合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轨迹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气动参数增广状态向量进行动力学建模,对气动参数和模型误差进行混合估计,根据参数估计值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然后,在参数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动力学模型积分预测目标轨迹。仿真设计了2种有规律的飞行模式仿真场景,分析跟踪与预测时间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算法具有稳定可靠的轨迹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97.
论述了一种基于Matlab的防空导弹三维弹道仿真方法。对导引规律和弹道仿真进行了探讨,以比例导引法为例,建立了防空导弹弹道仿真模型,讨论了部分参数的选取准则及其变化对弹道的影响,并使用Matlab语言进行了三维仿真。最后,分析了导弹速度,目标速度以及比例系数等运动参量对仿真弹道以及遭遇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弹道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8.
惯性弹体运动预测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弹道方程的理论建立了来袭惯性弹体的运动预测模型和识别模型,一方面为防空作战从战术前沿拓展到中程以上拦截提供模型基础,另一方面为前沿防空中拦截榴弹、火箭弹类小型目标提供出精度更高的预测模型。最后,研究中成功给出了弹体运动状态预测及识别的计算结果,并得到了真实射表的验证。模型普遍适用于所有来袭惯性弹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399.
现代潜射鱼雷多为线导+声自导鱼雷,其导引方式中蕴含有丰富的潜艇位置信息。首先,从线导鱼雷现在方位导引法的弹道特征和导引机制入手,详细分析了潜艇分布区域的确定原理、构建了区域计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通用性的探讨,证明了这一反潜区域判定方法具有典型战术特征。其次,根据仿真检验,定量分析了线导鱼雷方位线中蕴含潜艇位置的偏差量。研究表明,根据线导鱼雷弹道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潜艇分布方位,这对反潜兵力的对潜反击作战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400.
2010年2月2日,美国发布了《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对现行武器装备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刻的检讨,海军装备发展计划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些海军项目如CG(X)巡洋舰项目、EP(X)海上情报飞机项目被迫取消或终止,而对于潜艇项目则未予变动。在2011-2015财年的"中期防务计划"中,美国海军明确指出将保持53~55艘攻击型核潜艇、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规模。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希望通过扩展潜艇的远程打击能力、增强无人潜航器的使用等多种方式,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增加潜艇的作战使用范围,来满足多种军事需求。此外,美国还计划发展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维持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