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轻舟 《当代海军》2004,(11):46-47
日本防卫厅官员正在考虑使日本具有攻击敌方基地的军事实力。据报道,由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领导的一个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购买入美国的“鱼叉Ⅱ”型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轻型航母。舆论认为,此举势必彻底改变日本的防务政策,其动向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52.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8):5-5
“美国国防部年复一年发表这样的报告,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指指点点,其中不乏夸大中国军事实力、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内容。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无益于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我们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53.
数字     
《现代舰船》2011,(6):8
4000亿美元2011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国防部将对美国的军事使命和军事实力进行"全面评估",以在未来10年内削减4000亿美元开支。30艘2011年4月15日,俄罗斯最新隐身轻护舰"波基"号下水,该舰为"守护"级(20380工程)  相似文献   
54.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军事实力受到重大限制。但战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署,为日本军备复活提供了保护伞,借此日本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根据当时的安全形势制定了“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对原来的“专守防卫”方针作了较大的调整。其陆上自卫队为避免在本土作战,将“内陆持久”反击战略调整为“歼敌于水际滩头”  相似文献   
55.
综合视角     
《现代舰船》2011,(4):8-9
声音Voice你见过他们部署大型战斗群吗?没有,你见过他们组织复杂的大型多兵种联合演习吗?没有,他们有实战技巧吗?没有。——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大卫·多塞特中将。他认为即便中国在某些武器的发展上比美国还快,这也仍然不值得美国大惊  相似文献   
56.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全球化趋势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现实,使军事因素依然是应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重要筹码。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国际政治活动的支撑点。所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其军事战略,使新军事革命登堂入室,加大军费开支投入成为必然选择,这无疑给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变化,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在具体的管理和运行上,无不因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基本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生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也必然融入…  相似文献   
57.
未来俄罗斯军队和国防发展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支同时能够应付全球性和地区性战争,甚至是几个地区性冲突的军队。  相似文献   
58.
顾海东 《国防》2001,(10):45-46
吸引世界目光的中东局势持续高温不减,以色列出手频频.这个建立于二战后的区区小国如此霸气十足,所倚仗的是其远远超出巴勒斯坦的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快速高效的战争动员体制在其中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经济持续增长,军事实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在成员众多的东盟海军中,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惹人注目。 一、东盟海军现状 越南 越南一直是亚洲地区的海上强国。在抗法战争结束后,越南开始建立海军,至今有40多年。目前,其总兵力大约有4.2万人,拥有8艘护卫舰、2艘轻型护卫舰、36艘快速攻击艇以及8艘大型巡逻  相似文献   
60.
胡建新 《国防》2002,(3):32-32
在中国,“狼来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个以撒谎为乐趣,屡屡高呼“狼来了”,哄骗大人上当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然而,能一味指责这个孩子吗?当他真的面临狼的狰狞面孔而声嘶力竭地呼喊“狼来了”的时候,当他不再以撒谎者而是以求救者的姿态呼喊“狼来了”的时候,山下耕作的人们为何真假不辨呢?难道仅仅因为曾几次打狼扑空就可以泰然自若地置之不理吗? 过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一直处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之中,“狼来了”的呼声随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