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1.
司石 《现代军事》2008,(5):20-22
2008年3月4日,美国国防部依据《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公法106—65)向国会提交了2008年《中国军事实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内容涉及面更广,除继续对中国的总体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趋势、进展等问题进行评估外,还首次专题评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等问题。《报告》的措辞与语气较2007年版进一步趋缓,但指责中国军力不透明,渲染“中国威胁”,进一步遏制中国的主旨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92.
2007年8月27—28日,台湾举行为期2天的军事演习,演习内容包括反潜战演练、战斗机训练和反特种作战演练。目的是展示军事实力,证明其有能力对抗大陆“入侵”。  相似文献   
93.
于淼 《国防科技》2003,(5):60-62
以“倒萨“和”重建”伊拉克为战略目标的伊拉克战争已经打响。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军事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美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充,军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12年后美军再次对伊发动战争,高科技在这场战争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为决策者们提供了实行新理念战争的可能。美军的作战思想较以往有着许多不同,正在力求以新的作战方式取得一场速战速决的胜利。  相似文献   
94.
今年6月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伊相继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使双方合作迈入了新阶段。这里我们就印度的军事实力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以增加人民对我友邻的了解。印度曾有南亚大象的美誉,也曾是世界第一武器进口大国,拥有航母、核武器和众多高技术装备,其兵力是南亚7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锡金、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2倍,不仅在南亚是雄师,在世界也算得上劲旅。  相似文献   
95.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和俄美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关于中东问题、反恐合作等6项声明。这些文件的签署表明,俄美正在谋求建立新的战略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对维系俄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并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俄美双方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则宣称,俄美两国相互视为敌人和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96.
以“控制”为“轴心”的新战争形式——“高控制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 《国防》2003,(5):25-26
战争带给军事理论研究工作者最珍贵的“礼物”,是它所展示的新面貌和新特征,启示我们积极探寻应对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道。如果要对伊拉克战争的面貌和特征作一个描述,我认为,这是一场“控制层次高、控制需求高、控制程度高”的“高控制战争”。  相似文献   
97.
98.
巴基斯坦     
《国防科技》2002,(9):81-81
  相似文献   
99.
谈判桌上的左轮手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桥  孙玉昌 《国防》2003,(5):27-2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发动战争的德皇威廉二世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与别的国家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放在桌上,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无独有偶。100年后,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讲过一句话:每当危机发生时,美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  相似文献   
100.
韩国是世界第13大经济体,是G-20成员,并有成为全球重要力量的雄心和抱负。然而,韩国政府却只能无助地重申其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面对这种状况,任何正常的国家都会感到尴尬和耻辱。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朝鲜的40倍,人口是朝鲜的2倍。从军事实力上看,韩国和朝鲜的对比模式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是美国在乞求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外界的反应肯定是鄙视和嘲笑。但事实是,韩国仍然严重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军队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