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刘岩 《军事史林》2008,(6):7-12
人民解放军在建军初期的艰苦岁月里,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述,“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  相似文献   
52.
军衔,主要是用来调节调整军队的各种关系。军衔一般分正式军衔和荣誉军衔,正式军衔又称个人军衔、永久军衔,为军官终身荣誉,世界大多国家实行的是永久军衔制度;荣誉军衔,属于一种荣誉头衔,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国务活动家,大元帅最早就是作为荣誉封号。  相似文献   
53.
54.
在苏联和苏联红军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辉煌夺目的将帅之星。他们如灿烂的星辰,闪烁着熠熠耀眼的光芒!其中,大将作为苏军将星的最高一级,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一族!从1935年到1991年的56年间,共有121位苏联高级将领获得了大将军衔(含相同级别),其中包括一级集团军级6人,一级集团军政委级5人,一级舰队级2人,一级国家安全政委8人,大将101人(有1人既获得过一级国家安全政委,又获得过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55.
刘岩 《军事史林》2008,(11):14-15
《军事史林》2008年第7期《浅析我军两次大规模授衔及其异同》一文中,以一定篇幅阐释了我军两次军衔制度的差异。《浅析》指出的差异,大都属于军衔外在形式方面的内容,这种差异不仅我军前后两次军衔制度中存在,而且在世界各国之间、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都普遍存在,这反映了军衔外在形式上的多样性。笔者受《浅析》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刘岩 《军事史林》2008,(8):1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周年的时候,在华夏的武阶史上产生了有史以来的十大元帅。现在十位元帅虽然都已作古,但是人们总是念念不忘那段历史,谈论元帅的著述以及传说层出不穷。概括起来看?读者对元帅军衔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元帅军衔的设置是借鉴了谁的经验,二是十位元帅产生的内幕,三是还有没有原本准备授元帅衔而没有授成的。现在对于上述三点疑问,根据正式史料的记载整理出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7.
胡准 《军事史林》2008,(7):10-12
在现代军事制度中,军衔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激发军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曾于1955年、1988年两次实行军衔制度,本文试从这两次授衔的准备工作、军衔等级设置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  相似文献   
58.
用缀在肩章或领章等处,标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的等级符号,叫做军衔军衔在15世纪—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  相似文献   
59.
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共有17人获得“一级上将”军阶,其中直接授任陆军一级上将8人、直接授任海军一级上将1人、晋任陆军一级上将3人、追晋陆军一级上将3人、追赠陆军一级上将2人。  相似文献   
60.
从1940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51年间,共有60位苏联高级将领获得了军兵种元帅军衔,其中包括空军元帅25名,海军元帅9名,炮兵元帅10名,装甲坦克兵元帅6名,工程兵元帅6名和通信兵元帅4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