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09年是落实兵团第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兵团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相似文献   
22.
6月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SIPRI年鉴2009》说,尽管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经济危机,但由于伊拉克战争、俄罗斯重新成为全球大国以及中国的崛起,2008年全球军费开支仍创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了1.464万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年鉴统计表明,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开支的比例最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2008年军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达到849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位之说,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3.
2009年即将过去,军工经济在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中拼搏向前,出现了值得期盼的发展势头,但金融危机对我国军工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军工经济技术储备不足、基础支撑能力乏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民品产业竞争力不强、基础性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科技领军人才不足等军工经济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怎样认识金融危机的走势和我国军工经济面临的问题,对于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4.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选取我国1979年至2009年这31年的GDP、国防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国防负担整体上趋于稳定并与经济增长保持均衡,经济增长对国防负担具有单向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国防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优化国防资源配置,必须从改革调整军队预算制度入手,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PPBE制度。应适当减少预算编制时间,缩减不必要的程序,并坚持"需求牵引、体系统一、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原则,降低军费预算制度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6.
构建科学合理的军人津贴补贴制度是新时期改善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提高军人劳动效率的内在要求。针对我军现行津贴补贴制度体系结构不够科学完整、标准普遍偏低、缺少合理的增长机制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军津贴补贴制度是我军津贴制度改革的目标所在。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从绩效预算概念入手,阐述了军费绩效预算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点优势,构建了军费绩效预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模型,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来解决评估精确性要求和绩效本身非精确性的矛盾。最后就军费绩效预算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军转民》2007,(1):1-1
2007年全系统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工作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坚持”方针的要求,围绕“军品为本、民品兴业”发展思路,以高质量完成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年度任务和推动民用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机制改革,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和军工文化建设,着力促进和谐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切实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9.
2006已收盘,2007正扬帆。在连续4年10%经济增长后,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将呈现“稳政策、调结构”的新特点,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将把更大的力气用于结构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要把过高的能源消耗降下来,我们必须看清楚节能工作的巨大潜力。我们节能的潜力在哪里,潜力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