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永路 《政工学刊》2014,(11):10-13
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史上光辉的里程碑,它像光芒万丈的灯塔,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重温这段光辉历史,搞清楚、讲明白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个细节,对于我们透彻领悟和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月来信"与中央特派员1929年春季,蒋桂军阀混战爆发。  相似文献   
12.
我不愿……     
陈奇 《国防》2012,(5):72
  相似文献   
13.
晚清崛起、长期盘踞于甘宁青三省的诸马军阀集团是近代中央政权治理西北不能忽视的重要军事政治势力。国民党南京政权建政初期,无力西顾,甚为轻忽诸马的实力及其影响力。随着政局趋稳和对西北内部复杂情势的了解,尤其是通过1933年至1934年诸马联合兵拒孙殿荚屯垦青海事件,使国民党中央政权进一步认识了诸马军阀的“利益边界”及其在西北政.治军事格局中的作用和影响,从此国民党中央政权与西北诸马军阀关系初步定型。  相似文献   
14.
北伐时期,"打倒军阀"成为革命动员的最重要口号和战争进行的最主要目标。在此代际更替的关键时刻,滇系军阀头目唐继尧离世,其死后的寂寞寥落与生前的轰轰烈烈形成大反差,不由得使人感叹:生逢其时,而死不逢时,其故去时正好是人生曲线的最低点,是世态炎凉的最低潮。前时叱咤风云的人物,若不趋新进取,势必被历史迅速淘汰。透过时论,回归语境,感受氛围,给我们考察时代转换之际曾经的要角是如何被世人所迅速"淡忘"、中国近代第一代军阀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提供了别样视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政府更迭频繁,军阀争地夺利,土匪横行乡里,列强也未放弃分权攫利.一幕由政府、军阀、洋人、土匪共同演出的以命相搏的丑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精彩.发生于1923年的山东临城孙美瑶匪众劫持火车案,充分地体现了土匪与政府、洋人、军阀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在这场本来力量并不均等的角逐中,势力最弱者土匪,准确地抓住了以命换生存的博弈原则,以洋人为博弈的筹码,在与政府、军阀的博弈中取得了暂时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队的简称。清末 ,清政府编练新军。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而四川军政大权也落入袁世凯的爪牙胡景伊手中 ,四川军阀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7.
从档案看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系张作霖于第一次直奉战争后 ,锐意整军经武 ,扩充实力 ,并与皖系和孙中山建立反直三角同盟。而直系内部 ,因派别斗争 ,四分五裂 ,实力大减。自 1 92 3年春起 ,奉系即制订对直作战计划 ,决定在热河和山海关开辟两个战场。直系吴佩孚埋头在洛阳练兵 ,在奉系发动战争前夕 ,他应曹锟之召前来北京 ,组织以自己为总司令的“讨逆军”,将所属分为前敌三路和援军十路 ,建立庞大战争机器。 1 92 4年 9月中旬大战爆发 ,奉军未遇顽强抵抗即占领热河 ,旋即在山海关一带与直军展开激烈争夺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 ,直军第 3路司令冯玉祥联合胡景翼等 ,突然自前线回师北京发动政变 ,囚禁曹锟 ,控制了北京。吴佩孚获知冯等发动政变后 ,匆忙在前线作了部署 ,即率部退到天津 ,以回救北京 ,在北仓、扬村等地与冯军交火 ,终以作战失利 ,率残部浮海南下寻求庇护。战争以奉胜直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 ,给交战地区热河、山海关一带造成严重破坏 ,邻近战区的人民也颇受征调之苦  相似文献   
18.
1 91 6年袁世凯死后 ,皖系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 ,主张对南方采取武力统一政策 ,但遭到直系军阀的反对。为了对付皖系这一共同敌人 ,以唐继尧、陆荣廷为首的西南军阀决定采取“联直制皖”的策略 ,与直系等建立反皖的“三角同盟”。1 91 9年秋 ,直系为准备同皖系作战 ,以驻湘直军“久戍思归”为由请求北归 ,让直系吴佩孚充当“兵谏”急先锋 ,反皖“三角同盟”发展为 1 4省反皖同盟。吴氏接受军政府的军费补助后于 1 92 0年 5月开始北撤。直军一撤 ,南军紧紧跟上 ,于 5- 6月连克长沙、岳阳 ,皖系张敬尧在湖南的统治垮台了。与此同时 ,河南发生了更易督军问题。皖段拟在吴师北撤途经河南时加以拦截 ,因此图谋撤换豫督赵倜 ,并以皖系吴光新取而代之。赵氏除拟以武力抗拒外 ,又极力争取南方的支持。在各方的反对下 ,皖系的易督阴谋未能得逞。直皖之战爆发后 ,为西南军阀所控制的军政府发表了助直反皖宣言 ,唐继尧等也拟乘机扩展地盘。但战争于数日内以直胜皖败而告结束 ,西南军阀什么也未能得到。在直皖战中 ,西南军阀与直系的“合作”是出于各有所求 ,形势使然。但以彼此利害关系 ,在“合作”中又充满矛盾 ,“联直制皖”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来原有的八旗和绿营体制已经全面腐朽崩溃,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清廷开始依靠地方力量举办团练。在军事权力下移的过程中,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私人化军队从内部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主要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队私人化问题愈演愈烈。而早期以北洋军阀为主要革命对象的国民党经历了从照搬英美军队国家化,到策动军阀武装斗争,最后到以俄为师的过程,对使用政党力量统领军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重蹈军队私人化的覆辙,而走向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受孙中山与国内局势的影响,形成了对“军阀”概念的基本认知。随着个人地位的不断上升,蒋出于打击对手、塑造合法性、抗击日本侵略等目的,不断地对“军阀”概念进行塑造并灵活运用。在推翻北洋政权,敉平国民党内地方实力派的过程中,蒋对“军阀”概念的利用取得了成功。而他利用“日本军阀”的概念进行抗日动员,也有一定成效。但由于蒋本身军阀思想的存在和对军队政治与制度建设的轻视,导致他难以真正祛除国民党军队的“军阀性”,并最终失去大陆政权。考察蒋介石对“军阀”概念的塑造与利用,或可深化对其权力与概念互动模式的理解,亦可加深对蒋介石思想与政治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