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月22日,兵团科技大会传来消息: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建立与大面积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及相配套的节水新装备新产品开发、棉花机械化收获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  相似文献   
22.
2011年10月,13名中国船员在泰国湄公河遇难。龙年春节期间,三天两起绑架事件紧揪国人心肝:25名中国工人在埃及被扣为人质;29名中国工人苏丹被叛军劫持,1名被害。一时间,国内媒体、互联网上,各种愤怒担忧之声四起。虽然,在各方努力下,被劫持人员获救,并于2月9日乘班机抵达北京。  相似文献   
23.
二战期间,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SOE)曾经组织过一项秘密的谍战行动,将大批英国谍报人员和谍战装备投送到德军占领区执行秘密的谍报工作,同时负责营救在德占区跳伞的盟军飞行员。英国皇家空军组建了第138、第161和第357三支特种飞行中队,专门负责在夜间飞行到德占区,  相似文献   
24.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6):53-55
坐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二战期间由罗斯福总统亲自倡议,于1943年创建成立,因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而闻名于世。这里云集了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成立初期,由于正处二战期间,劳动力短缺,美国政府专门从地方技术人员、科学家、大学生等大量招募人员,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特种工程特遣队,称之为“穿军装的科学家队伍”。  相似文献   
25.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6.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2,(22):68-69
澳大利亚建筑师亚历山大·迈克尔:正将一座导弹发射井改造成住宅。这座冷战时期的美国导弹发射井位于阿迪朗达克小镇,深入地下50米,相当于18层楼高。迈克尔花费16万美元买下刘易斯发射井,目前投入的改造资金已达35万美元。  相似文献   
27.
高吉全 《环球军事》2012,(10):22-22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欧亚大陆是最大的一块陆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欧亚大陆一直是唱着主角的大陆。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亚大陆,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与对抗也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当今,欧亚大陆军事发展动态仍是世界军事的晴雨表。近半个月来,欧亚大陆各地的军事形势可谓是各显“靓点”。  相似文献   
28.
冷战结束后,美军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并将其提高到与战争行动几乎相同的地位。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认为,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最早可追诉至1789年针对加勒比海的法国走私船和地中海的海盗船的行动。1999年国会印发的非战争条件下作战行动统计表表明,非战争军事行动进行了约230次。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援助、安全援助、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维持和平、反恐怖、缉毒、武装护送、情报收集、联合演习、显示武力、攻击与突袭、强制实现和平和镇压暴乱等行动。  相似文献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以核武器为重要标志的军备竞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全世界都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冬天”的阴影之下。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研发氢弹的决定,成为一项在整个冷战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0.
泰石 《环球军事》2008,(17):22-24
当一位优秀的艇长遇上一艘战绩平平的潜艇会发生什么?这就是“鲐鱼”号的故事。从通令嘉奖到国会荣誉勋章,它是美军潜艇部队受勋最多的功勋潜艇,却因无人受伤而找不到一枚紫星勋章。不仅如此,二战期间,它还是美军唯一一艘执行过“深入”日本本土登陆作战行动的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