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田晓炜  张政印 《国防》2001,(1):18-18
最近,笔者从濮阳市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得知,为杜绝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该市对退伍安置工作有新的举措:决定采取统一考试计分,并根据退伍军人的档案实际记载情况进行加分或扣分计分的办法,让所有退伍军人公平竞  相似文献   
42.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及战场空间的不断延伸,争夺外层空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谁拥有“天军”,谁就能控制太空。“天军”和“天战”必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军种和新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43.
随着陆地资源的巨大消耗和逐渐枯竭,深海蕴含的丰富能源、矿产及生物蛋白质资源,使其成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宝藏,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激烈博弈和争夺的热点领域。极端的环境条件和难以抵达性,使深海成为引领推动众多高新技术聚集发展的策源地和天然试验场,独特的军事利用价值则使其成为目前最有希望快速改变海上作战态势、取得非对称优势的战略空间。本文在分析预见深海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判了深海科技发展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最后从理论创新、需求牵引以及能力、条件、平台和人才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为强化海洋安全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本世纪突显的生态环境危机 ,很多学者寄希望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天”和“人”的概念与西方传统中“自然”和“人”的概念 ,“天人合一”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等同。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的理解可以概括为道德化的天、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三种 ,其中自然之天与西方人讲的自然含义基本接近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天人相通、天人混一不分、天人合德、天人相类和人定胜天五种 ,其中第五种理解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意 ;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45.
1957年10月24日,苏联发射T世界第一孩人造地球卫星,当时就有人预言,人类将在太空开辟第四维战场,谁控制了外层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  相似文献   
46.
网络中心战概念及其体系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美、英、澳等军事大国在网络中心战领域的研究状况,阐释了制信息权的概念,给出了网络中心战的定义.分析了美军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确认的核心作战概念,详细阐述了网络中心作战的顶层概念框架及顶层概念到第二层的映射关系.介绍了网格技术,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网格模型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最后总结了对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秘密监听对公民宪法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产生了威胁,但是对侦查日益智能化的犯罪又是不可或缺的证据收集方式。从适应刑事庭审方式对证据要求的角度对秘密监听加以规范,使其以最小化的侵犯公民权利、自由的方式,达到证据收集效率的最优化,使以秘密监听收集方式获得的证据不致因违法而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就必须从理论上解决秘密监听的法理依据及其密切相关的强迫自证其罪与拒绝证言权等问题,并使其能够最终成为定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许路 《国防科技》2005,(5):80-81
从冷兵器时代至今,信息获取在军事斗争中就一直有其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今,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信息获取技术更是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技术基础。回眸世纪之初的美伊战争,不难看出战争中的“信息获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留给了世人许多的思考和启迪。一、夺取“信息优势”,谋求作战的先机以往的战争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战争哲学则是“以快吃慢”。在美国国防部1999-2002年财年《国防报告》对“信息优势”作了这样的界定:“信息优势是指保证己方不间断地收集、处理和分发大量信息,在把正确的信息以…  相似文献   
49.
夏前勇  李军  郑勇 《国防科技》2004,(12):61-64
纵观人类战争的历史长河,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作战力量的三大基本要素。在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中,物质和能量是主导要素,信息是辅助要素。而在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则上升为战争的主导要素,物质和能量转变为辅助要素。在信息化战场,战争不是为了获取或摧毁对方的财力或军力,而是为了掠取对方的信息。信息空间行动自由权广泛制约着陆、海、空、天等诸战场空间的行动自由权。没有“制信息权”,就没有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信息制胜”作为军事斗争的指导思想,把保持和夺取“制信息权”作为夺取制陆权、制海…  相似文献   
50.
随着企业转制的不断深化,企业武装部的设置和人员编配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矛盾。集中体现在: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非国有企业以种种借口抵制甚至拒绝设立武装部;一些原来设有武装部的企业借转制之机,擅自裁减武装工作人员、撤并武装机构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公民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