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夏则长  白中华 《国防》2000,(12):30-31
新颁布的《兵役法》对士官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从非军事部门招收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兵役制度改革后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行《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中,对我军士官的选取、套改、军衔的授予与晋升、士官的待遇以及士官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都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对从非军事部门  相似文献   
82.
我叫晏子琴,家里三代都是当兵的。奶奶是地道的八路军情报员,利用摆烟摊做掩护,帮助党中央传送情报;爷爷晏忠品,为原黔江县武装部副部长;爸爸晏其刚,是位航空战线上的钢铁战士。也许是家庭熏陶的缘故,1999年9月高中毕业后,我在继续升学还是参军的选择向往的从军生活。  相似文献   
83.
闵捷  彭安胜 《国防》2001,(7):46-46
不断吸收又红又专的高学历青年入伍,改善部队的素质结构,提升部队的“知识”层次,是我军建设的既定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落到实处,近年来军事机关采取了许多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的措施,如设立国防奖学金等,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2001年湖北地区出现了大学生“参军热”,报名要求到部队工作的学生竟达1万余人。作为后备军官选拔办公室的成员,我们在十分欣慰之际,采取座谈、问卷等形式,对武汉10余所高校报名参军的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参军动机不明确、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薄弱、贪图工作生活安逸倾向明显等问题,有的还存有严重的拜金主义、个人  相似文献   
84.
记得在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崇拜军人,渴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手握钢枪威风凛凛的战士,整天喊着要妈妈给自己做军装穿。后来,两个哥哥相继入伍到海军和陆军服役,看着家门口闪闪发光军属光荣的牌子,哥哥身穿军装威武的照片,听着乡亲们的称赞,很是让我羡慕,更加坚定了参军入伍的信念。  相似文献   
85.
兵员征集过程中,各级认真落实国防教育要求,着力倡导"参军光荣"、"军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等思想,广泛激发适龄青年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努力构建全社会支持国防建设和重视征兵工作的好环境,保证了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和任务圆满完成。但在兵员征集任务结束后,应高度重视跟踪问查工作。突出家庭与组织互帮,进一步肃正兵员参军态度。立足兵员个人成长实际帮。现今,大部分兵员个人家庭条件较  相似文献   
86.
创新平台     
《东北后备军》2009,(12):27-27
多措并举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深入宣传激发学子参军热情;在实际工作中深化主题教育;从难从严落实按纲施训要求;借助传媒优势搞好征兵宣传  相似文献   
87.
李天明 《中国民兵》2008,(12):40-40
为吸引高学历青年投笔从戎,报名参军,许多地方出台了优惠政策。诸如征集时优先登记、优先体检、优先定兵,入伍后保留学籍、退还已缴纳的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尤其是在退役安置上,推出了不少新举措,对解除大学生入伍的后顾之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8.
军装变奏曲     
在一次探亲假中,正赶上哥哥搬家,几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摆在我眼皮底下,让人一瞅便感触良多.哥哥是1981年底参军的,在部队足足呆了十几个年头,如今早已复员的他居然还把军装保存着.闲谈中,哥哥说起了他走南闯北许多耐人寻味的美好回忆,然而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军装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杨晓彤大学毕业后,她却没有继续自己的明星梦,而是选择了参军入伍,以全省招收女兵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成为辽宁边防总队普通的一名新兵,她的选择让身边同学和朋友很是不理解。但是杨晓彤这样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上,她需要这段终生值得回忆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