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揭晓,我院《学报》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榜上有名,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相似文献   
62.
为纪念建军8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举办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7月1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包括军博室内主展区、3个武器装备展区和1个后勤装备展区,共展出20件国产大型主战装备、1750件文物、970余幅图片以及6座大型景观,  相似文献   
63.
对资源节约型后勤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后勤是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与自然、与节约型社会和谐相处的后勤。它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它具有统筹利用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4.
后勤供应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后勤精确保障的前提条件,是实现一体化保障的可靠保证,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措施,是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因素。后勤供应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权责明确、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完整、系统配套、结构合理、简洁明确、便于操作"的标准体系;建立"规范有序、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公开透明、反应灵敏"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从预备役部队后勤训练的现状出发,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从认清地位,提高对后勤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依法施训,确保训练效果落实;突出重点,抓好干部训练;着眼特点,提高训练质量;适应市场,搞好后勤动员五个方面探讨了搞好预备役部队后勤训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6.
抓好后勤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心”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后勤士官具有岗位的基层性、职位的稳定性、职务的固定性、工作的专业性、任务的繁琐性、条件的艰苦性等特点。其在基层后勤建设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助手作用、中坚作用、能手作用。但随着服役期的延长,婚恋、家庭、出路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从而,影响其思想稳定及作用的  相似文献   
67.
文章分析了我军后勤科研社会化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介绍了外军后勤科研社会化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在借鉴外军经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武发展路子,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战略选择。省军区部队后勤建设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9.
辽宁省军区装备部军械修理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研创新。近年来,他们研制生产的自行火炮高压注气机、火炮坑道阵地快速机动设备等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维修分队常年奔波在边海防一线,为基层部队提供热情周到的  相似文献   
70.
针对当前后勤物资消耗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粗略的问题,以构建有效的后勤物资消耗测算系统为目的,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后勤物资消耗测算的基本流程以及关键理论,研究了后勤物资消耗测算系统的用户特点以及应用流程,着重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系统各主要功能的相关内容,并按照功能需求确定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接口关系,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