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定应变作用下NEPE推进剂老化特性及寿命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定应变作用下NEPE推进剂的老化特性,研究了20%定应变作用下NEPE推进剂贮存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凝胶性能和界面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定应变作用下NEPE推进剂在贮存老化过程中最大抗拉强度降低,最大延伸率变化较小,其老化失效主要表现为强度的失效;定应变下NEPE推进剂的凝胶百分数和粘附功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NEPE推进剂粘合剂基体的降解断裂和界面的"脱湿"是其主要的老化机理;定应变下NEPE推进剂的力学性能与细观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最大抗拉强度与凝胶百分数和粘附功存在相关关系,计算了其关系式,建立了由细观性能评估推进剂宏观力学性能的方法;选择最大抗拉强度下降30%时失效,20%定应变下NEPE推进剂的贮存寿命为8.3年.  相似文献   
192.
193.
建立了战术导弹多学科系统分析模型,提出了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系统级总体设计优化和并行的子系统级发动机设计优化的嵌套循环,得到满足战术导弹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发动机设计方案,即得到内外弹道相匹配的发动机最优推力时间曲线,实现了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缩短了战术导弹总体和固体推进学科的设计周期.战术导弹设计优化时不仅考虑了导弹战技性能指标要求,而且还考虑了22个典型攻击目标的运动特性,增加了导弹最优设计结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4.
一种先进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堵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对比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不同形式进气道出口堵盖设计方案,指出可烧蚀堵盖是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详细设计了一种该类型堵盖,它是由钯和铝组成的层压板结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固冲发动机对进气道出口堵盖的强度和密封要求,可为可烧蚀堵盖在未来先进空空导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5.
《现代军事》2008,(2):15-15
2007年12月4日,波音公司将一台高能化学激光器安装到了一架C-130H运输机上(这种飞机被称作“激光炮艇”),这标志着“先进战术激光器”(ATL)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项目又达到一个关键里程碑。该激光器重约5.4吨,将与此前安装的、用于控制激光束射向的波束控制系统连接。激光器安装后,波音公司将进行一系列试验.为2008年在飞行中对典型地面目标发射激光做准备.以验证高能激光器的军事效用。与同样由波音公司研制的、用于助推段弹道导弹防御的“机载激光”(ABL)不同,  相似文献   
196.
197.
本文介绍美国海军新概念武器近年来的研发情况,主要涉及高能激光器、高功率微波和电磁轨道炮.美国海军目前研制的高能激光器主要是自由电子激光器.美国海军认为氟化氘化学激光器不适合舰载使用.  相似文献   
198.
199.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和导弹性能相互之间紧密耦合。从导弹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引入一体化设计思想,能充分发挥和协调好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和导弹的性能,提高了导弹的总体设计水平。采用基于遗传算法、Powell法和模式搜索法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进行了以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导弹总体一体化优化设计。算例表明,采用该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进行一体化优化设计,可以协调导弹的总体参数,提高导弹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