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基于TOA差值矩阵的雷达脉冲序列PRI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脉冲序列的主要特点,利用TOA(脉冲到达时间)差值矩阵探索PRI(脉冲重复间隔)的识别问题.设计了一种新方法,首先由TOA序列求出TOA差值矩阵,再求出TOA差值矩阵的逆矩阵,分析TOA差值矩阵逆矩阵的特殊结构,得到PRI的识别结果.通过研究重频固定、脉冲丢失和重频参差三种情况下的PRI识别问题,说明了该方法用于雷达脉冲序列PRI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新型背腔式对数周期缝隙天线单元,对其各参数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这种新型天线单元设计了9×7天线阵列。通过HFSS13进行天线阵列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在1.5 GHz~6 GHz的工作带宽内,驻波比小于3,回波损耗小于-10 d B,天线阵列最大增益为29.6 d Bi,在整个工作带宽内,增益均大于20 d Bi。具有良好的定向辐射能力,可用于UWB雷达、探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73.
本文测定了尸体骨股骨颈骨折后三种不同内固定钉(针)的轴压与骨折处张开位移、轴压与骨折处两侧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对三种钢钉(针)内固定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内固定钢针进行了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74.
75.
叙述了物体表面的VX和HS(芥子气)的采样方法。对铲漆法、浸泡法、活性硅胶纸片吸附法和棉花球擦试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其中,活性硅胶纸片吸附法是一种新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76.
对单通道旋转弹控制方法与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自旋导弹的高精度控制方法;介绍了数字驾驶仪模型的设计,通过对数字式驾驶仪仿真工作过程的研究,证明它比原驾驶仪的制导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讨论了有限域GF(q)(q=p~α,p≥2为素数,α≥1为正整数)上多元多项式与钟控序列的周期和线性复杂度的关系。当前馈函数g(x_1,x_2,…,x_n)∈GF(q)[x_1,x_2,…x_n]为一次多项式时,我们给出了钟控序列到达最大周期与线性复杂度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8.
2009年5月11日,美国海军从诺·格公司接收了最新型航空母舰“乔治·布什”号(舷号CVN-77)。“布什”号是“尼米兹”级航母中最先进的一艘。与上一艘“里根”号(CVN-76)相比,“布什”号进行了实质性的设计改进并采用了若干新技术。例如采用了新的真空海上卫生系统、新的航空燃油分配系统,还有大量新的控制系统和管道材料。这些改进将减少该航母的寿命周期费用。“布什”号的交付意味着“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79.
针对局部可观测多智能体学习环境下,智能体与环境频繁交互造成环境不稳定,导致智能体无法使用经验回放机制(experience replay)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异环境重要性采样的回放经验利用机制。并结合该机制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深度分布式循环Q网络(DDRQN)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增强型的深度分布式循环Q网络。通过对Deep Mind的Py SC2平台Defeat Roaches局部可观测多智能体学习环境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增强型的深度分布式循环Q网络相比于DDRQN网络,具有良好的学习性能,稳定性、收敛速度均具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0.
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对CFAR检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形成的假目标干扰对雷达CFAR检测的影响和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生成机理,给出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产生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雷达一次搜索周期内虚警、漏警造成的检测代价作为检测性能指标,分别分析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有序恒虚警检测器、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在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干扰下的检测代价。着重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关键参数对检测代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显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代价,检测代价受转发占空比、转发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转发频率影响较小。在三种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中,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对于另两种检测器的检测代价更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