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544篇
  2011年   1394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1086篇
  2005年   1230篇
  2004年   1163篇
  2003年   861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贯彻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根据军委、总部指示和军区党委部署,3月11日下午,军区召开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部署会,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安排部署。军区房峰辉司令员出席会议,符廷贵政委作讲话,黄建国副政委主持会议,政治部董万才主任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部署。军区四大部分管领导,司令部、联勤部、装备部有关二级部部长,政治部各二级部部长、各处处长,  相似文献   
12.
刘沈扬 《国防》2008,(12):9-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按照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作高效、监管有力、协调发展的认证认可体系,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沐浴着党的十七大的阳光雨露,我们豪情满怀地送走了金猪献瑞的旧岁,迎来了灵鼠送福的新年。值此辞旧迎新、共贺新年之际,本刊编委会、审委会及编辑部谨向关心支持学报建设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向辛勤工作、不畏劳苦的全院教职工,向全国公安边消警部队及远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广大官兵,向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广大学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衷心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业、学业有成,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15.
吉林市昌邑区人武部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民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全面启动了“百兵千户带富”、“民兵三队带创”、“民兵三员带动”三项活动,使广大民兵成了致富路上的排头兵,弘扬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张彦 《政工学刊》2010,(1):74-75
由于对海外战场环境中文化知识的缺乏,驻伊拉克美军常与当地民众发生误解和冲突,直接影响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增强官兵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引导官兵与当地民众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美军采取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倪海峰 《国防》2010,(12):30-32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安全的内容大大拓展,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生态领域的非战争安全威胁明显增大。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委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为我军确立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并明确要求军队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队伍是民兵组织中的"拳头力量",这些队伍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边防民兵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国防》2008,(12):51-54
构建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相适应的国防后备力量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三种功能” 提高“三个能力”;加强应急动员力量建设应着力解决好“三个难题”;国防后备力量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两点启示;积极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史记》描述了汉代知识状况,它指出,伴随着汉代经济情况的改善,汉代社会完成了从需求的贫困向文化象征图式的贫困的转换;在这一背景中,汉代知识分子受制于华夏民族的国家体认这一历史过程的制约聊入尴尬的情景;司马迁的意义就在于他恢复了知识分子对意义的守护和阐释这一超越性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