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沈扬 《国防》2008,(12):9-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按照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责无旁贷,作用特殊,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忠实履行职责,积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沈扬 《国防》2010,(11):32-34
抢险救灾,是民兵预备役系统的重要职责,也是后备力量的优良传统。《国防法》明确,我国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刘沈扬 《国防》2009,(11):4-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国防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握好军民融合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一些国家,每一种徽章,都代表一种标志,凝聚着一种荣誉。这是我在德国、俄罗斯学习期间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刚入学时,由于我们没有自己的徽章,外国人习惯于用肤色识别人,常常把我们误认为是朝鲜人或越南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徽章,以证明我们是中国军人。”这是我创作第一枚徽章的内动力。记得第一次戴上自己创作的徽章时,内心充满着激动,脸上写满了荣耀——因为通过这枚小小的徽章可以向世人宣告,  相似文献   
6.
对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全面落实我军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我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以及军队建设的总方向与目标,提出了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依据、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强调按一体化联合作战样式建设陆军武器装备,并提出了陆军武器装备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沈扬 《国防》2012,(2):31-33
胡锦涛主席强调,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走开的一条发展路子。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突出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主线,加强战略统筹,注重质量效益,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国防动员保障能力,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沈扬 《国防》2008,(1):16-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揭示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沈扬 《国防》2008,(9):11-14
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筹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反映了全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  相似文献   
10.
刘沈扬 《国防》2010,(6):49-51
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建设涉及军地双方,政策性强,关系安全发展大局,关系社会稳定,关系战略预备力量建设水平。近年来,各级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总部和军区关于加强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指示精神,军地合力、上下一心、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