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民兵应急连,是基干民兵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党委政府直接掌握的应急处突救援力量,是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拳头和刀尖,建设水平关系当地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防重大行动实施,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建设方法都需要深入研究、开拓创新、加以规范。优化力量结构,编组多能管用的应急拳头。结构决定功能,装备影响功能,指挥制约功能,民兵应急连建设必须积极吸纳军队改革和社会进步成果,在精兵、利器、合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2.
王磊 《政工学刊》2011,(4):10-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警备区民兵应急分队多次出色完成黄河防凌、抢险救灾、森林扑火、维稳处突等任务,被驻地百姓称为"钢铁先锋"。打造应急"先锋"民兵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按照新时期"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要求,高标准应对急难险重和各种突发性事件,是摆在警备区党委"一班人"面前的现实性问题。为此,他们结合黄河防凌、抢险救灾、森林灭火、处突维稳等重大任务"科学合理抓整组、建用结合编队伍",打破过去"按区域"、"按单位"、  相似文献   
54.
王长义  燕继鹏 《国防》2014,(5):61-63
正事不预辨,不可以应猝;内无常备,不可以御敌。边防部队大多位于敏感地区,边境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各类边情事件突发性强、隐蔽性大、先期掌控难,使得边防部队应急处突行动准备时间仓促、工作展开紧迫。建立预警预压式边境管控体系,在准确获取社情、边情动态的基础上,科学统合力量,维持常态管控力度,对于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提高边防管控质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9月中旬,陕西某预备役师以应急处突机动支援作战为课题,组织整建制、全过程、全要素应急机动远程作战训练。全面锤炼了预备役部队应急机动中的动中编组、动中指挥、动中防护、动中保障、动中抓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分析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力量组织,将优化内容、优化措施与优化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构建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力量组织优化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57.
罗矗 《中国民兵》2010,(8):39-39
民兵应急分队担负城乡维稳处突的重要任务,城乡民兵对当地社情、民情和地形熟悉,反应快速,是一支维稳处突的重要力量。加强城乡民兵应急分队维稳处突能力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8.
武警制暴谈判,是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的结合。研究、探讨制暴谈判用语的语音、语义、语用等特点并巧妙运用谈判用语,对武警部队圆满完成制暴处突任务,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范小兵 《国防》2012,(3):31-33
近年来,省军区系统在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抗击"非典"、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重大应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赞誉。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遂行应急处突任务将更加艰巨复杂,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必须着眼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带动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60.
刘世虎 《国防》2005,(12):28-28
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武警部队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拳头”和“尖刀”,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处突”指挥决策研究,对于快速、稳妥、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化条件下处置突发事件,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处置环境的信息社会化。处置突发事件的客观环境,将不再是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而是信息快速流动、国内外互联互动的社会大环境。媒体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传播将贯穿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将不再是孤立的,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