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1.
叶健  关惠利 《国防》2014,(8):51-5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领导者,也担负着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要责任,应注重强化"四种意识",不断提高国防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2.
结合信号融合识别的应用需求与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雷达信号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对获取的信号先进行小波变换后直接对信号进行融合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减少数据量的同时能够降低信息的损失,提高信息利用率,较好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有效提高信号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13.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江麓公司的发展道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些年,江麓的变化很大,关键是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114.
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实践 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问题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新形势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军队总部机关、各军兵种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5.
声音     
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6.
《国防科技工业》2014,(9):30-32
七二五所在高质量保障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军工研究院所华丽蜕变为集科研开发和多个高技术产业公司于一体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7.
文章阐明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军事经济与世界军事技术变革的不吻合因素,提出了通过国民经济与军事经济相互融合推动我国新军事技术变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8.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家主导,关键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应注重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职能、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组织管理架构、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动力形成机制、政府支持制度创新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9.
军民信息资源共享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军民融合、体系完善、运转顺畅的军民一体化信息保障体系,实现军民信息资源共享,应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军队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式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加快军地信息协调部门建设和标准规范建设,完善军地一体的信息沟通平台,在保证军事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军民信息资源广泛共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0.
梁冬春 《国防》2012,(1):25-27
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任务是要适应当前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要求,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化国防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