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8 毫秒
631.
当前,直招士官、大学生士兵不断成为军队建设发展的新兴力量,尤其是近几年扩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例,兵员素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官兵的文化期待呈现出高品位多元化的特点,提升军营文化的思想品位和艺术格调,增强军营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已经成为军营文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32.
国防意识作为国防教育产物,其核心内容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分析国防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在联系,探讨国防意识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积极影响,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33.
坚持统筹兼顾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共同需要,由于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效益并不仅限于国防建设领域,而是与其他教育内容和教育效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应当与其他教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4.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境遇里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以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为基本理论取向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上独立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当代我国大学生发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有利于升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陷入虚无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滑向相对主义和在行为方式上掉进无政府主义。要有效应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同时推进高校德育改革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35.
《当代海军》2010,(8):F0004-F0004
从购置20多辆生产运输电瓶货车,到配置1000辆公用自行车,再到在大学生员工宿舍楼顶安装大面积既节能又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厂区内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废除燃煤锅炉,改用燃油锅炉,到建立油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废油水.  相似文献   
636.
体育文化素质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进行理论性分析,并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地位、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影响体育文化素质的因素,为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7.
徐东权 《国防》2010,(3):34-35
近几年,我国在推进征集主体转变,改善兵员知识结构方面取得很大成绩。2009年冬季征兵,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对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起到了明显作用,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的参军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征集高学历青年入伍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638.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道“国防知识”的选择题引发一场热议,本该是国防基础知识的题目被考生认为“太偏太冷”。面对“高校学生占据公务员考生绝大部分”的现实,人们继而陷入深深的反思.“高校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着怎样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什么样”、“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39.
<民族问题概论>课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讲授中华民族概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大学生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能力.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来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640.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的基本决策,其制定和实施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为什么在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相当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却越来越感到涉足社会的困难。学校究竟能否使年轻一代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这都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入手,重点分析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过程的作用。目的是使教育工作者从全新的角度看待素质教育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