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为提高地基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探测能力,探讨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方法,对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难点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部署原则和量化指标,建立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模型,并进行了信息素引导性控制的蚁群算法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程式地基雷达的优化部署,提高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效率和可操作性,为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优化部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天池西站     
正哨所名片天池西站地处长白山,隶属于沈阳军区某通信团长白连队。长白连队是一支英雄的连队,连队党支部曾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连队被军区授予"勇于吃苦奉献红旗连"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先进、标兵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个一"片段:一块大石头:天池西站大门的左侧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鲜红色的"天池脚下铸军魂"几个字,代表了官兵的心声。  相似文献   
34.
"今年草场绿油油,每天羊群都吃得饱饱的,个个长得又肥又壮,可以卖个好价钱啦!"9月12日,刚刚从天山草场巡视养羊合作社放牧回来的张清勇说。张清勇是一师四团养羊合作社社长。目前,该合作社共有6100多只羊,每年社员在冬春夏秋几个草场转场放牧,草场的草长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牲畜的膘情与合作社的收入。过去,天山草场由于超载放牧、乱采滥挖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活动时有发生,使8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35.
陈辉 《华北民兵》2013,(3):54-55
法国为了自身利益,投身马里内战,企图速战速决,结果深陷泥潭,进退两难;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忠告,冒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缅甸内战持续不断,不仅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也殃及中国边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6.
根据反导预警雷达的预警任务和配置要求,建立带有可调参数的反导预警雷达优化配置模型.首先,给出雷达对弹道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并建立X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其次,考虑实战中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不同需求,在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中引入了可调参数,使输出的方案能同时满足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作战需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且发现预警时间最大化与重叠探测区最大化不能同时实现,反导作战指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可调参数,输出满足实战需求的雷达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37.
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的防御重点是洲际弹道导弹,其技术发展对于导弹防御技术研究具有带动作用。通过跟踪研究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飞行试验,对其拦截飞行试验的靶场分布与拦截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与鉴定局提出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演示验证进展等级标准,研究梳理了GMD系统能力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8.
通过在桩-土界面设置接触面,选用合理的单元类型,建立了较为符合压入桩压桩实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得到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对压入桩压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成层地基压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及应变随压桩深度的动态变化。选用桩型为钢管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一直表现为压应力(或压应变),且逐渐增大;桩外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逐渐由压应力(或压应变)变为拉应力(或拉应变)。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前3层竖向应力(或应变)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第4层的变化幅度增大;桩外桩周土体每2层土之间的差异都较大。  相似文献   
39.
黄云  胡其高  张硕云 《国防科技》2018,39(3):050-063
新建的南海岛礁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将面临诸多维护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工程维护需要工程基础研究的支撑。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中海洋环境对岛礁工程结构与设施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普通混凝土、珊瑚礁混凝土与金属结构在海洋环境的腐蚀与防治问题;二是由珊瑚岛礁地质及钙质砂特性带来的人造岛礁地基稳定性问题;三是台风、地震和海啸等极端荷载对岛礁工程的影响问题。随后,针对南海岛礁工程结构与设施在运营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亟待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文章给出了部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