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南方 《云南国防》2001,(2):22-22
2000年4月21日,普京总统批准了新的《俄联邦军事学说》。“军事学说”是俄罗斯所特有的军事术语。它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学说,而是指必须贯彻执行的军事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新《俄联邦军事学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2.
多目标问题是微分对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方面.多目标微分对策是动态向量对策,结合了多目标规划与动态对策,扩大了微分对策在分析冲突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范围,多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为避免非线性带来求解上的困难和处理不确定信息等,基于T-S模糊微分对策思想,构造出多目标微分对策的模糊线性化模型,然后在模糊线性多目标微分对策系统下对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作出探讨.对一个1∶2对策问题做了仿真,其效果说明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行.  相似文献   
33.
光电风云录     
正上世纪80年代的军校课堂上,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可以说大大地超越了时代主流。这是防化专业的特点,防生化武器、防核的实战情境因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真实体验,大量危险的或是稀缺的器械也不可能供每一位新学员实操。每个院校都有电教部门,但防化学院电教中心的异军突起可说是使命使然。几十年过去,设备早已"鸟枪换炮",解放军防化学院当年的"电教中心"也改为"信息管理中心"。电教人的面孔变了、阵容变了,灵魂却没变。  相似文献   
34.
当前,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坚持把整治"五多"作为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五多"问题明显"瘦身",广大官兵拍手称快。但在解决"五多"问题的同时,一些"衍生品"随之产生,比如,文电少了电话通知多了、评比少了先行试点多了、检查少了调研蹲点多了等等,类似的"五多"不断"变身""换形",干扰部队正常秩序,影响冲击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35.
正初次见到"喜喜连长"张永进,和记者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并不高大威武、也不是雷厉风行。相反,他显得有些瘦小,穿在他身上的衣服在风中晃荡着,甚至显得有些弱不禁风,但他脸上那份温和从容的笑容,却如此让人印象深刻。精通维吾尔语、深受牧工喜爱,再难的事他一出面,大家都喜笑颜开,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喜喜连长",这是张永进。48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  相似文献   
36.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20):52
正车辆安全管理莫松懈"三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节。去年,某团一名职工驾驶无牌照拖拉机在拉运棉花时搭载拾花工,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拾花工摔伤致残。近年来,受益于兵团、各师出台的好政策,团场职工挣钱后大都购买了农机具,但有个别职工觉得办牌照要花钱,还要年审,太麻烦,无照无证驾驶,往往侥幸变成了惨剧。  相似文献   
37.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代诗歌五首>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一道题,要求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词句补充完整,并说说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  相似文献   
38.
扎实做好应急作战一体化后勤保障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波 《国防》2005,(5):5-7
古今 中外无数事实说明,战争进程与结局往往取决于后勤保障的程度,而战时圆满的后勤保障又是由平时充分的准备决定的。应急作战是在形势急迫、事态极 端 恶 化 ,国 家 主 权 、领土完整或安全稳定受到严重威胁等特定情况下,我被迫采取的突发性 作 战 行动。其背景复杂,环境独 特,作战 对手 、地 区 不确 定,作战 规模 和时间有限,参战军种全、战略性 突出,不仅对后 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后勤 保障准备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搞好应急作战后勤保障准 备,对 于贯彻 落实军事战略方针,对于确 保打赢 信息化战 争具 有 重 大 …  相似文献   
3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遗憾”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对某种不能弥补的损失感到惋惜。换言之,就是人们“对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的无奈和失落情绪。比方说,人们自古以来就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所产生的“不能弥补的损失”而悲叹、遗憾,这算得上是人类从远古说到今天的一个“永不消失的遗憾”了。事实上,“人生在追求幸福的同时,遗憾必然会与人们形影相随”。遗憾的根本内涵就是:当人们对某个拟定的愿望或计划落空时,在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难以忘却的失意感,从而在精神上或感情上滋生“失去着落、依托”的感觉。清人陆文皋著《雅斋…  相似文献   
40.
孟子的"养气说"虽然最初只是传达一种哲学观念,但是后世的文论家却不断发展孟子的这一学说,逐步赋予其文学性内涵。而这一趋势在明清诗话中发展到极致。明清诗论家不仅开始用"气"对林林总总的诗歌进行分类、品评,并且也把孟子"养气"的观点带入到明清诗话中,用于探讨不同诗作风格的形成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