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历史一再证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今日中国之蓬勃兴盛,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受惠于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当今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也蔚为大观,硕果累累,但对邓小平创新思想本源的研究却一直未曾深入、留有空白。今天,这一遗憾终于为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夏东民教授的专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创新思想本源研究》所弥补了,学术界不禁为之振奋。夏东民教授长期致力于邓小平理论研究,著述颇丰。近些年来,他先后出版了《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邓小平忧患意识论析》、《…  相似文献   

2.
最近,偶见报端载有这样一篇文章:《“公访”也要“微服”》。诚哉斯言!人们常言的“微服私行”,旧指帝王官吏穿上平民百姓的服装秘密出行,深入市井、小巷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其目的就是将“访问者”的身份隐藏起来,以便更好把某件事情、某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找到真正的缘由或结果。既然如此,“公访”为何不能“微服”?笔者由此想到,时下的各种检查(暂不论其属于“公访”还是“私访”)实行“微服”检查也不失是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很清醒很明智,不愧为一代明君令主。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太宗文集”,于“立言”上小有遗憾,但他的历史功绩却一直被人们传诵,史家一直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他所开创的盛唐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 当然,唐太宗不肯出书,不等于说我们的官员就不能出书。我以为,如果确实是出自自己之手而不是找人捉刀,或作为历史见证,或作为经验总结。又有一定参考价值,那就不妨出上一本。  相似文献   

4.
《辞源》没有“拉歌”词条的注解表明:拉歌的历史尚显短暂。而令人费解的是,以收集现代汉语为己任的《现代汉语词典》却没有收录“拉歌”。一个拥有如此雄厚群众基础的词汇却徘徊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门外,不能不说是一部词典的遗憾。  相似文献   

5.
“学雷锋,做好事”,曾是学雷锋活动中一个很响亮的口号,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但近些年来,人们对这句话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归纳起来是两种:一是把二者等同起来,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就是学雷锋”;二是轻视和鄙薄做好事,认为做好事是学雷锋的“低层次”、“表面化”。读过《雷锋日记》、看过《雷锋的故事》的同志都知道,雷锋在他短短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003年《解放军生活》“连队细节”在“观点独特”形成自己语言风格的路上走了很远的话,那么,在给读者“一个实实在在魅力十足的阅读旅程”上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有人说,有缺点的人才可爱。同样,对于一本杂志,有遗憾的杂志才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赔偿金     
赔偿金是指违约一方给对方造成损失,在没有规定违约金或违约金不足弥补损失时,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补偿费。它是违约方对受害方实际损失的补偿,以弥补对方的实际损失为原则。(王平供稿)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一)计划 有计划地读书学习,即“程序学习法”,也就是将要读的书籍,按其内在的程序,订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凡是成大学问者,都是运用此法,总体上做战略部署,具体上做细微安排,才终于学有所成,逐步登上了科学之巅 1863年3月,马克思患了严重的眼病,大约有两个星期几乎完全不能写字,不能读书。眼病刚痊愈,他就要求自己:“必须加紧工作,以弥补耽误了的时间。”革命导师这种实施计划的严肃性告诉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完成定额,千方百计地实施计划。 恩格斯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按计划学习、…  相似文献   

9.
文摘大观     
国字的演变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来看,“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脑黑客”的名字也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他们凭借自己娴熟的计算机技术,不经允许而擅自闯入他人计算机网络,或破译密码、窃取情报,或篡改数据、删改程序,或制造故障、散布错误情报和恐怖信息等,尽其所能,滋生种种坏事,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故被人们虐称为“电脑黑客”。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电脑黑客”不但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损失是2000美元,而一起计算机犯罪的平均损失则为50万美元;美国一年因  相似文献   

11.
某基层单位成功组织了一次“民兵与新农村建设”研讨暨现场会,参会者评价良好。但令该单位领导“非常遗憾和惋惜”的是上级领导因故没有前来,因而未得到“预期”的表扬。这种“遗憾”之心可以理解,但为此烦恼却大可不必。时下,有些同志衡量一项工作的价值标准,主要看有没有在上面“挂号”,能不能得到上级表扬。能出名挂号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干部在军队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各级党委在准确识人、公道用人上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治机关具有干部使用的建议权。因此 ,准确识人 ,为党委、首长公道用人提供可靠依据 ,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识人过程中 ,容易产生四种偏差 :(一 )视角差。对人的看法上往往容易产生一些偏见。一曰“近视” ,即把识人用人的着眼点 ,放在自己“目力”所及的小范围内 ;二曰“短视” ,即把识人用人 ,局限于眼前利益或个人局部利益上 ,缺乏长远眼光 ;三曰“斜视” ,即不能辩证识人 ,把德与才、优点与缺点放大或缩小来看。(二 )地位差。多数情况下 ,领导…  相似文献   

13.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14.
画里话外     
如此计算上级开会,通报了几起外地发生的经济案件,意在教育干部要廉洁奉公。会议结束后,某乡党委书记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地回到家里,对妻子说:“南方某地一官员犯了渎职罪,使国家损失了16亿元,才判4年。我们乡级干部就是撒欢儿整,也就是损失几万元而已,即使出了事儿,顶多也就判几个星期!”原因A领导一向刚愎自用,终于有一天酿成大错被撤职。接替A的原副职B在一次会议上大谈A的不是,有人质问B:“当时你为什么不给A提意见?”B听到问话非常气愤地反问:“台下是谁在说话?”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过一会儿,只见B笑着说:“这回你们该明白没有…  相似文献   

15.
三、推荐性标准之争与无特性值标准1994年《中国标准化》等刊物就“推荐性标准的实施问题”展开了讨论。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作者们的观点很清楚:一种观点是“必须执行”:另一种观点是“自愿采用”。焦点集中在“该不该”或“能不能”制定“不严于相应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或  相似文献   

16.
以评论白居易后期的活动和作品为主说明 :评论历史人物 ,不能单纯从政治斗争着眼。政治斗争固然很重要 ,但是 ,人们不仅需要那些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作品 ,同时也需要那些能够陶冶性情 ,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 ;就是那些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作品 ,也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否则就会“言而无文其行不远”。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比他的“讽喻诗”更脍炙人口 ,更受人民欢迎 ,就是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不多。”这就是说,人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中有过失误的干部,既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将其打入“冷宫”,而应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据了解,当前部队普遍存在着对有过失误的干部不愿使用、不敢使用的现象。比如,有些干部在个人婚恋上、在经济上、在处理官兵关系问题上出了差错,就得到“下岗”的“待遇”。事实上,“四平八稳”的干部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干部,有…  相似文献   

18.
李红军 《国防》2006,(1):77-79
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在该党建党50年之际,正式公布了和平宪法修订草案,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卫队改为“自卫军”,以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不能逾越的禁忌——拥有一支军队。此举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典型岛国,日本一直把海洋作为制定军事战略及海军战略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几乎没有战略纵深,日本军方一贯认为,在实施防御战略时,不能诱敌深入,也不能在本土歼敌,必须在“海上击破”,尽可能将进攻之敌阻拦或消灭在远离日本本土的海洋上。为此,日本近年来不断强化陆军、海军、空军作战能力,尤其是海军、空军的远洋、远程作…  相似文献   

19.
儿圆娘的梦     
我 知道 ,母亲有个未圆的从军梦。母亲有一句口头禅 :“咱是闹过革命的人 !”每当她与乡亲们讲起这句话时 ,总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她一直很遗憾 ,没能真正成为解放军行列中的一员。那年 ,她跟一帮热血青年一起 ,参加了支援军队的后方保障工作 ,这支生力军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后方娘子军”。关于那时的事情 ,不知她对我们兄弟反复讲了多少遍 ,每次都讲得极为动情 ,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相信 ,在母亲奔流的血液中流淌着坚强 ,流淌着对军队一种浓浓的情愫。父亲去世后不久 ,母亲把哥哥送上了云南边防某部。两年后 ,又毅然送我踏…  相似文献   

20.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9年第3期刊载的哲学博士、教授布雷金上校的《世界观与军事历史》一文,指出: 目前,在对苏联社会深入地进行改革的条件下,我们的军事历史研究遇到了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例如,谁也不能否认,改革和公开性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为各抒己见提供了条件.允许人们自由地评价现实和历史,斯大林时代的普遍恐惧心理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显然不正确的现象,特别是在涉及历史认识的领域。人们目前都在寻找所谓历史上的“空白点”,确切地讲.这不是“空白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