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拦截超低空目标时,地海杂波和多路径效应使雷达导引头测量精度下降,当导弹擦地角在布鲁斯特角附近时,地海杂波反射系数最小,导引头测量精度较高。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满足布鲁斯特角约束的滑模变结构末制导律。仿真表明,设计的新型末制导律能够有效地将导弹视线角控制在布鲁斯特角附近,减小地海杂波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且能保证导弹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82.
对接组合体初始姿态影响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对接过程对组合体初始姿态影响的解析与数值模型。解析模型采用相对于整体质心的动量矩定理,给出了对接完成后组合体姿态角速度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结合追踪器的绝对运动方程和目标器的相对运动方程,建立了基于对接动力学的数值模型。通过单一偏差和组合偏差两种算例,对解析和数值模型得到的组合体初始姿态角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绝对偏差在0.07°/s以内,相对偏差在10%以内,另外给出了两种模型在工程任务中各自的适用阶段。  相似文献   
83.
多敏感器卫星姿态确定的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陀螺、红外地平仪和太阳敏感器组成的卫星姿态确定系统 ,采用四元数方法建立卫星姿态确定模型 ,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信息融合。仿真算例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确定出满足精度要求的卫星姿态参数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数学学角度研究斜轴测投影,通过分析斜轴测投影参数计算公式,推导出斜轴测投影轴向变化率及其与轴间角关系的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85.
较为详细地推导了鱼雷转角射击公式,根据分鱼雷转向的不同总结出两类求解公式(各种态好都能用两类公式之一来解算).最后还讨论了所导出的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算方法,该算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变距桨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提高了螺距角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跟踪响应的快速性,使原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分析了磁电机的磁极与磁掌的相对位置对触点断开电流的影响,通过实验提出了磁电机点火系统可靠工作的最佳磁极位角范围。  相似文献   
88.
米波雷达在实际使用中,阵地的条件会影响到其探测威力的发挥。阵地条件的选择涉及多方面因素,对有效反射区、地面起伏高度、反射面内地物对仰角的限制、遮蔽角的限制等几种影响雷达探测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阵地条件的选择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模型的建立为雷达实际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89.
针对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中存在稳态误差和转动惯量摄动未知的问题,给出一种高精度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策略。通过扩展姿态动力学系统结构,将姿态角积分项引入姿态控制器中,以消除稳态误差和提升姿态跟踪精度,给出扩展系统的期望轨迹设置方法。给出一种结构更为简化的多环递归跟踪控制策略,结合自适应估计设计了自适应多环递归姿态跟踪控制器。与滑模自适应控制器对比仿真,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0.
无人攻击机攻击低速目标的末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人攻击机的攻击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仪的末制导律.在所设计的末制导律中,无人攻击机导引头通过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的测量,解算出攻击时刻和转弯半径,通过自驾仪的控制,使无人机以一定的法向过载对固定目标或低速移动目标实施攻击.算例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末制导率能保证无人攻击机垂直或以较小的落角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