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42.
243.
244.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在收发非合作的情况下,通过两个阶段的处理分别对空间多个近场源进行定位,并对MIMO雷达的发射信号与衰落矢量矩阵等参数进行信道估计.由于在近场条件下,常规的阵列信号处理算法不再适用,因此在第1阶段利用了四阶累积量联合估计算法对近场源的距离、频率和到达角(DOA)进行估计,第2阶段中则利用盲源分离(BSS)算法对衰落矢量矩阵及发射信号完成估计.仿真结果证明了整个系统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5.
本文通过对子弹运动方程及子母弹毁伤模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子母弹抛撒精度的因素.基于实验数据,利用Matlab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抛撒精度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抛撒高度和抛撒药量是对抛撒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6.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CTD-128环氧树脂与GA-327(DDM改性芳胺)的固化度-时间变化关系;采用AR2000EX型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上述体系的等温黏度-时间关系.比较等温条件下的固化度-时间关系和黏度-时间关系,建立了等温条件下的黏度-固化度的等时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纯化学增黏机制影响下,树脂体系的黏度随固化度增加先缓慢增加,当固化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黏度快速增加.将等温条件下的黏度-固化度关系进行变换,得到恒定固化度下的黏度-温度关系,揭示了在物理减黏机制影响下,树脂体系黏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黏度降低幅度随固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黏度影响机制分离的实现,为反应性树脂体系实时黏度的准确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47.
无源定位是电子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非合作信号(如广播、电视信号)的定位技术相比传统的无源定位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该定位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为此,提出采用基于典范相关分析的盲分离方法,来完成对强直达波环境下反射波的分离、提取和延迟时间的计算,再结合方位估计,就可将这种定位问题转换为时差-方位定位.用这种方法可获取优良的定位性能,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同时计算量少.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种新颖定位技术的相关问题,并为其工程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48.
为了提高线式爆炸分离装置的安全性,本研究基于扩展有限元法,通过创建二维和三维动态裂纹扩展模型,探索了线式爆炸分离装置在爆轰波作用过程中的动态裂纹扩展和止裂机理。研究表明,分离壳体的裂纹扩展路径独立于裂纹初始角度;不考虑载荷时序时,二维和三维动态裂纹扩展的主方向分别沿着分离壳体的径向和环向;考虑载荷时序时,受不同区域应力波的联合作用,三维裂纹沿环向扩展的同时会沿着轴向扩展,但裂纹的扩展均不会影响到止裂槽以外的结构。所提方法和相应结论可为线式爆炸分离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9.
针对单通道伪码引信欺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非圆性盲分离的欺骗干扰抑制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伪码信号的非圆性构造虚拟通道,使欠定问题转化为适定问题,然后对传统SSOS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共轭梯度寻优,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利用分离信号延时变化量区分回波与干扰。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表明,修正的SSOS算法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原算法,且当信噪比(SNR)大于5 d B时,即使干信比(JSR)很高,回波相似度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50.
用14种培养基通过倾注平板计数法、液体培养法和四管培养法对喷气燃料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探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并为探讨纳米抗菌剂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提供现场菌种,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喷气燃料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结果发现,每毫升储存罐底油样本在琼脂培养基上共检测出3 688个菌落,沉淀罐底油样本共检测出4 957个菌落.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有法式柠檬酸杆菌、棒状杆菌、麦芽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真菌主要有青霉菌、木霉菌、曲霉菌和枝孢霉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