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而家庭作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面对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的脱节,要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注重教育方法;要高校融入优良家风、家训的教育内容;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家庭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贫穷落后地区家长在社会分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对子代教育期望过低的问题,使用201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对家庭教育期望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观都对提升家庭教育期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教育期望存在负向的影响,而地区文化资本不仅对家庭教育期望存在正向的影响,同时还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教育价值观影响家庭教育期望时存在调节效应。为了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公平,政府部门不仅要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优化地区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更要关注地区间文化资本上的差异,打破贫困认知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聚集和循环。  相似文献   
14.
潘正峰 《国防》2004,(2):51-52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从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发展的广阔视野,深刻阐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关于家庭教育功能的论述,说明了家庭的教育作用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陷在于其教育功能的不健全或丧失,难于担负起对青少年的初次社会化责任。家庭对每个人来说,是人生起点、生活和休息的港湾。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导和关爱,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时常交流沟通,孩子就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孩子健全的人格确立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幸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倾心的交谈,甚至是一次适时的批评,都…  相似文献   
16.
最近常常在报刊杂志上看见孩子为了上网打游戏或是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轻者跟父母吵闹,重者离家出走,更严重者对父母痛下杀手。尊老爱幼、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到今天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这不能不说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和学校教育的失败。更是中国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的缺失。在大街小巷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背书包者不上学,上学者不背书包;衣着光鲜者永远是孩子,接送者永远都是普通衣衫,背上背着书包,一手拿着雨伞,一手还提着美食。为了孩子可以大把花钱,赡养老人吝啬分文。孩子是皇帝,父母是乞丐。这些怪现象,除了家庭教育因…  相似文献   
17.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必然使独生子女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  相似文献   
18.
浅谈家访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教育内容最广泛、影响最长久的一个场所,当一个人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础上的,而家庭教育是~门培养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20.
现象学教育学思想起源于德国,荷兰,从20世纪40年代起引起了欧美等国家的重视。范梅南是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远的教育意蕴,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