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空前提高,战时军人的体力和脑力的付出要远远超出平时,随时都面临着伤残和流血牺牲的可能。因此,战时应提高军人的伙食费标准,制定作战津贴标准,建立战时保健补贴并调整夫妻分居生活补助费标准及范围。同时,政府应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军人的社会优抚待遇。  相似文献   
42.
外军大多实行以军衔工资为主的军衔工资制。借鉴外军经验做法,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衔工资制度,应厘清职务和军衔对工资制度的功能作用,规范衔级与工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衔级的功能,完善各种待遇标准,发挥衔级的奖励作用。  相似文献   
43.
王伟 《国防》2014,(1):8-8
正近两年,战士留队热情下降、士官选晋趋冷,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待遇、利益得失、发展前景、婚恋家庭、环境氛围、价值取向等,都影响着战士走留选择。要激发战士选晋士官热情,保留优秀士官人才,就要在广泛发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44.
政策热线     
正兵团工伤伤残津贴如何核定?读者:兵团工伤5至10级或未达伤残等级的职工复查鉴定后伤残等级达1至4级的,伤残津贴该如何核定?编辑部:5至10级或未达到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复查鉴定后伤残等级达到1至4级的,伤残津贴以本人最后复查鉴定前12个月的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作为本人工资进行核定。  相似文献   
45.
文章阐述了进一步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现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构想,即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的法律体系、现行工资结构、职业津贴和补助体系,建立合理的增资机制,加快生活福利待遇的货币化进程。  相似文献   
46.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中学教育的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有些地方相当深入.各种不同教育理论的实施,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但是,形式的发展要求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尽快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由于当前人们在改革过程中认识不够统一,加之升学率、社会待遇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深入遇到了困惑,在此卑人有以下几种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相似文献   
4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军队兵役制度改革之后,士官待遇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理财意识,士官的消费具有普遍的不合理性,趋向超前消费、盲目消费、人情消费等。培养士官的理财意识,不仅有利于部队的安全稳定,也有利于士官的成长进步和长远发展。士官理财意识淡薄,出现不正常消费,主要有以下原因:缺乏理财知识。目前部队的士官群体大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二级士官,独生子女较多,入伍前生活优裕,缺乏理财意识。初转士官后,工资津贴从100多元猛增至800多元,不会科学合理地计划开支。追求消遣享受。部队…  相似文献   
48.
我军工资福利待遇决策机制具有四大特点:决策过程由政治决策主导、决策对象由经济决策决定、决策时机由军事决策确立、决策组织方式由行政决策牵引。我军工资福利待遇决策机制调整优化的目标模式是“适度集中与相对分离相结合”。  相似文献   
49.
新闻事实: 3月30日,辽宁省本溪市在媒体上发布一条消息:全市31个乡镇党委换届,涉及15个乡镇的撤乡并镇工作圆满完成,13名新调整的乡镇武装部长走马上任:与此同时,各县(区)组织部门正式下文,31名乡镇武装部长100%进党委班子,享受副乡镇级待遇,达到了上级文件规定的“基层人武部、基层专武干部做到机构保留、编制单列、人员专职、进同级党委”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军人待遇不仅是个政治问题,而且是个经济问题。每个军人所切身感受到的强烈的军地反差是由于军人劳动没有得到合理补偿造成的。由于军队和军人存在的历史条件没变,所以军人劳动仍是社会必要劳动。由于军人劳动的最终成果是无形的公共安全,所以它又是非生产性劳动。从理论上回答清楚军人劳动的性质以后,才能在实践中按照军人劳动的价值和按劳分配原则对军人劳动进行合理合法的补偿。让军人这一改革成果的保卫者同建设者一起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