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运用蔡-吴逐步失效判据和黏聚接触模型建立弯曲加载下的T型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复合材料T型接头在弯曲加载下的损伤机理和承载能力进行数值模拟。结合静态弯曲加载实验,揭示T型接头在弯曲破坏过程中的四种失效模式。T型接头的弯曲失效载荷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2.
53.
电弧对熔池的热与力作用直接影响到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熔敷成形的精度与质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电弧对熔池热与力的作用规律,有助于提高熔敷成形精度与质量。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有限元技术,建立了GMAW焊接电弧的3维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熔滴过渡过程对熔池表面处热流密度与电弧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电弧中的熔滴降低了熔池表面上的最大热流密度与电弧力;当电弧中没有熔滴及熔滴距离焊丝端部较近时,熔池表面处的热流密度及电弧力基本呈高斯分布;而当熔滴与焊丝端部距离进一步增大时,热流密度及电弧力均不再呈高斯分布,最大热流密度及电弧力都没有发生在电弧轴线位置。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FRC/钢嵌入式T型连接接头疲劳特性,采用真空成型工艺(VARTM)及缝合技术制作T型连接接头,利用Letry疲劳试验机对接头开展拉-拉疲劳试验。根据疲劳试验结果,研究了T型接头在拉-拉疲劳载荷作用下初始损伤特性及损伤演变规律;基于两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开展T型连接接头疲劳可靠性分析,拟合得到接头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分布规律,给出接头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疲劳可靠度函数,以及接头在指定可靠度下应力/寿命双对数曲线关系式(R-lnS-lnN曲线)。结果表明,ln ln[1/R(N)]与lnN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T型接头疲劳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疲劳寿命可靠度双对数方程建立了可靠度、疲劳寿命以及疲劳应力的关系,可指导接头疲劳可靠性设计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5.
国防科技工业三个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成立以来。为促进全行业焊接技术发展、提升军工企业核心制造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防科技工业其他技术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进一步完善机构,落实责任,做好规划,更好发挥技术中心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全行业的制造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6.
基于模态分析的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的关键元件,刚度是其重要指标。针对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动态角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阶跃激励,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测量挠性接头的振动并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数字滤波、FFT变换和频谱细化,计算出挠性接头的动态角刚度,同时相应地求出了角阻尼比系数。该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静态测试法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所带来的问题,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测试效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7.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焊接分会、德国焊接学会和德国埃森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将于11月10日——1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来自1 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家公司参展。  相似文献   
58.
因为电焊使他的一只手成为残疾,也因为电焊他练就了卓然不凡的绝技,攻克了一个个焊接技术上的难题,赢得了"独手焊侠"的美誉。他就是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第九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第十届"国家  相似文献   
59.
7A52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 mm厚的7A52铝合金板材搅拌摩擦焊接后,分别测定了不同焊接规范下接头的抗拉强度.重点讨论了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出最佳的焊接工艺为焊接速度v=118~150 mm/min,搅拌速度n=1 180~1 500 r/min,焊接倾角为2°,轴肩压入深度为0.2 mm.此时焊接接头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可达430 MPa左右,为母材抗拉强度的88.5%,且具有较高的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60.
利用热电偶测试了无电焊接过程中同一厚度钢板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钢板同一位置处的焊接热循环曲线,探讨了无电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接母材厚度对无电焊接热循环的影响。研究表明:无电焊接时,焊件上不同位置点的热循环曲线与电弧焊基本相似。但相较而言,无电焊接在加热阶段的升温速度与冷却阶段的降温速度均显著小于电弧焊。无电焊接过程中,焊件上离焊缝中心线越近,其升温速度越大,峰值温度越高,冷却速度也越大,这一变化规律与电弧焊时完全一致。无电焊接时,焊接热量沿横向的传热速度远大于其沿纵向的传热速度,这使得焊件厚度对无电焊接的影响较为显著,也是焊件厚度增加将导致焊接难度显著增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