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年来,各级党委支部、政治机关和广大政治干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军事训练的特点规律,大抓训练中政治工作,为军事训练的有效落实、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推进,发挥了坚强有力的服务保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训练中政治工作还存在不少矛盾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成都军区空军某通信团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贴部队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查纠突出问题,确保了活动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展开。扎实搞好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开展好活动的基础环节,按照"半天办公、半天学习"的半脱产模式,收拢在外人员、调整工作安排。一是统筹兼顾学。针对全年军事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将专题学习与全年战备训练、通信施工等7项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一并筹划、一起推进;  相似文献   
13.
新军事变革时期,军费管理的基本矛盾仍然是军费总供给与军费总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引发的还有军费构成比例、保障重点与兼顾一般、当前管理与长远建设等内外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应通过创新军费管理理论,压缩军费保障摊子,减少行政维持性消耗支出,调整军兵种经费比例,推行资金集中支付等对策来加强军费管理,确保新军事变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闵捷 《国防》2012,(9):33-34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是我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防动员建设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走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内容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军地相关部门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建设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国防动员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要有效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建设模式转型,必须结合国防动员建设的特点、规律,科学谋划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习是培育内在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能力素质、塑造领导气质的基本方法。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滋养听党指挥的正气,培植胸怀全局的大气,厚养运筹帷幄的底气,才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军人保险制度的覆盖结构不合理、保障力度不大、政府责任不明晰与军人保险制度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公共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其原因主要是军人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路径依赖、定位模糊和经费瓶颈等问题,为此应当合理定位目标,明晰政府责任,建立军地保险动态耦合机制,以促进军人保险制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立  胡生 《宁夏科技》2002,(4):20-24
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犹太人本是同胞兄弟姊妹,原来的祖先都是闪族人。据考证,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原始居民是闪族人中的迦南人。公元前约4000年,阿拉伯半岛游牧部落中闪族人的另一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迦南人也就是希伯莱人迁移到巴勒斯坦与原来的迦南人共处一个地区。巴勒斯坦原来的迦南人与后来的迦南人产生了矛盾,多次发生流血冲突。不久,希伯莱人又迁到尼罗河流域定居。  相似文献   
18.
刘忠诚 《国防》2008,(1):22-2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军队建设和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国防动员工作在平时建设和应急准备中逐步深化,但也面临一些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大力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动员工作,既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加速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增强国防动员慑战功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化学美学是化学与人文学的结合点,它是用美学的眼光来审视化学问题,从而为化学提供人的价值尺度和情感指向,给化学理性插上诗意和灵性的翅膀。化学美的欣赏反映了人与化学世界关系的和谐和丰富,当欣赏主体以愉悦的心情在对象(化学)中发现出一个新的世界时,主体就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感受,并在情感的共鸣和意蕴的领悟中,加深对化学价值的体验,得到情感领域的升华,达到主体自觉地去发现化学美,表现化学美,创造化学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