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神六”飞天,举国欢腾。得知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一八研究所的干部职工心情格外激动,因为他们的水电解制氢和消除一氧化碳催化剂两项技术再次用于“神六”航天飞船,为宇航员安全邀游太空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在设立之初,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我们制定下发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技术开发“十五”发展指导性计划》。提出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民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项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基础、效益第一、机制体制为保障的选项原则,确定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技术、新工艺,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能源开…  相似文献   
13.
军转民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2,(12):64-66
海上无线电救援系统1、技术开发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〇二研究所2、技术简介工作方式:落水者携带的信标机发射信标信号,救助队伍携带搜索系统搜索信标信号,并对目标进行测向和距离估算,获取落水者的大致位置,引导搜救队伍前往救援,提高落水者获救几率,提高救助效率。技术原理和途径:将导引头测向定位技术应用于海上搜救;多普勒测向与干涉仪测向相结合。3、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船重工集团七一八所近年来发展较快,科技经济收入以平均28.3%的速度递增,一年一个新台阶。他们的体会主要是:把科技创新作为科研所的的生命线。正确决策 在全所科技创新大会上,把2002年定为“科技创新年”,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使大家懂得: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生存的基础,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即搞好现有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牢固占有市场。在此基础上,密切跟踪市场信息,进行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使原有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要重点扶持有可能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技术研究,瞄准世界先…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促进技术转让,是美军方当前建设负担得起的国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美国防部两用技术发展战略及其运行机制,并详述了当前美军方列入重点资助的6大类两用技术核心项目及国防部支持开发这些两用技术核心项目的4项计划与政策,这对我有关部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军转民技术     
中高能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领域】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技术简介】系统主要由行波加速管、电子枪、微波系统、高压脉冲调制器等组成。采用行波反馈电子加速器原理,利用微波能量对电子进行加速,使电子达到MeV级的能量。加速后的高能电子直接引出经散  相似文献   
17.
军转民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2,(10):78-80
>重型卡车车身控制系统组成1、技术开发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2、技术简介总线型车身控制系统属于车辆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领域。本系统主要完成车身传感器及乘员操作的采集感知、车辆的启动控制、灯类负载的配电管理、电机类负载的动作控制、负载状态的实时监测、车辆工况的仪表指示、故障诊断的人机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07,(6):8-8
北京市国防科工办于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军转民技术开发应用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北京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9.
机电一体化智能型热计量表,是中国航空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于1998年初,自主立项开发的热计量表。1999年12月获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2004年4月注册成立了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0.
高梁 《中国军转民》2005,(10):32-33
1、坚持自主创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本质要素,是界定发达和不发达的基本标志。当代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革命带动了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与重组。我国科技实力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是我们在21世纪必须正面回应的尖锐挑战。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中,还是要把“引进”作为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但问题在于,国家对本国科学技术能力成长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鼓励本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开放引进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并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还是片面地把技术进步的希望单纯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