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71.
2014年7月7日,我们见证了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纪念日。抚今追昔,值得纪念的不仅仅是这场伟大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本身,同样值得纪念的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新形态的无穷威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中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现代国际战略格局。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相似文献   
72.
<正>日本的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对中国是"不宣而战",中国对日本是"战而不宣",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也未正式宣布绝交,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被占领而不宣战,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蹊跷的事。  相似文献   
7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应英方的请求,紧急入缅支援英军对日作战,历时近半年,转战1500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中国远征军首次出国与盟军协同作战及其在缅甸防御战中的重要作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1942年,蒋介石曾三次赴缅,与盟军协商作战事宜.  相似文献   
74.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其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三省44县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抗战胜利后,尝到“以水代军”甜头的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75.
《军事史林》2014,(2):F0002-F0002,I0001
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樊建川先生创建,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四川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抗战馆系列由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以及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和中国老兵手印广场等组成。  相似文献   
76.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起七七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冀察当局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导致战争伊始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相比之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七七事变后时局发展的判断更加全面准确,抗战决心比宋哲元下得更早。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提出的"应战,不求战",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抗战宣言。  相似文献   
77.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8.
助教挑大梁     
1955年春天,我从海军政治学校水面舰艇队毕业。那时东南沿海战斗频繁,学员争着去东海舰队,希望能在海战中一显身手。就在我的海战梦最浓时接到通知,留校作政工业务教员,尽管不情愿,也只能服从。当时的教员多数是从学员中抽调的,他们同学员有三个相近:年龄相近,20多岁至30岁;经历相近,多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连级干部;文化水平相近,初中毕业。在这种条件下,教员能被学员认可是很难的。所以发愤阅读,苦写文章,抓机会进修,成为教员生活的主调。现在回忆那段生活,酸甜苦辣的味道仍未散去。  相似文献   
79.
沙怒涛 《华北民兵》2005,(10):F0002-F0002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睥,阳泉某预备役团积极组织全体官兵参加山西省“太行吕梁颂”合唱大赛活动。官兵们热情地讴歌抗日战争中太行军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伟大抗战精神。  相似文献   
80.
李治国 《政工学刊》2005,(10):21-21
绵延万里的长城,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然而60多年前,当日寇的铁骑兵临城下之时,古老的长城再也无法成为抵御侵略的坚实屏障。那么哪里才是中华民族卫国御侮新的长城呢?历史给予了我们答案,是整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正是它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迸发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指引着亿万炎黄子孙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在缅怀抗战英豪丰功伟绩之时,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力求祖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