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3):96-96
据报道,俄罗斯玛卡耶夫设计局导弹中心总设计师伏拉基米尔·杰格基亚尔称,玛卡耶夫导弹设计中心是俄罗斯海军固体和液体燃料战略导弹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2004年完成SS-N-23“轻舟”的飞行试验,目前正在导弹中心协作工厂进行该导弹的批量生产。另外,目前俄罗斯海军还装备有两种该中心研制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与SS-N-23导弹一起构成俄罗斯战略威胁力量中海基核力量的基础,并将一直服役至2030年。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就地面炮兵常用的计算法转移射决定目标射击开始诸元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坦克安装激光驾束炮射导弹武器系统后,可以明显提高远距离攻击装甲目标的能力,但在各种不同射击方式下,对不同距离目标射击时的命中概率如何,在实装上难以进行全面试验和评估。通过对影响炮射导弹命中概率的各种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进行分析,计算出坦克在原地和行进间对不动和运动目标、从500m~4 000m距离射击时的首发命中概率数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
李杰 《当代海军》2007,(7):28-3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第一艘"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服役以来,迄今美国海军依然保有14艘该级核潜艇,并没有再研制发展新一级核潜艇。一提起"俄亥俄"级核潜艇,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它18750吨的水下排水量,以及"浑身"装有24枚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及这个"水下巨无霸"巨大的打击威力。如今,俄罗斯已开始建造第3艘"北风之神"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虽然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俄亥俄"级,但有人却极为看好"北风之神"级,认为它在一些方面要强于"俄亥俄"级。本文本刊特约主持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李杰研究员,与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的王研究员、在读研究生小张,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5.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2,(3):5
美报称中国试射"巨浪"-2潜射导弹据美国《华盛顿时报》2012年1月4日报道,中国军队可能已经进行了一次发射"巨浪"-2型导弹的秘密试验。报道称,有2艘潜艇参加了此次试射,这2艘艇共发射了6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66.
数字     
《现代舰船》2012,(8):8
7020米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深潜器到达最大深度7020米,坐底。500亿美元据美国官办表示,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达成500亿美元的军售总额。12.5年  相似文献   
67.
最小射距是影响线导鱼雷使用的因素之一.阐述了鱼雷最小射距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最小射距的5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线导加声自导鱼雷控制及目标可攻性判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线导导引控制、目标速度、目标舷角对最小射距的影响,并给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基于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原理的水蒸气液化升压装置具有液化迅速、出口压力高的特点,但是两相流升压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分析模型中考虑的参数较少,对细节刻画不够全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建立了两相流分析模型,考虑了液滴与水蒸气的传热、传质过程,分析了冷却水温度、引射比、混合室收缩比、过冷度和速度滑移比对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激波前的压力、干度、空泡份额与引射比的关系,以及凝结激波前后的温度和压力与引射比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为提高系统性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液体的雾化程度,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同时将引射比控制在6~8附近;如果设计合理,装置的升压系数可达3倍以上.  相似文献   
69.
为有效解决高能化学激光器压力恢复系统无法实现小型化及机动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以高温气源替代常温空气作为引射气源的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结构的空气/酒精燃气发生器。采用CFD计算软件开展了燃气发生器的流场仿真计算,获取了燃气发生器冷态及燃烧工况下的速度、压力与温度场,并将部分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及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燃气发生器设计合理,扩压器及二股腔道转接处无气流分离,帽罩处无溢流现象;主燃区回流区明显,且尺度适中,有利于组织燃烧,并有效指导了高能电火装置的位置布局;空气流量配比合理,主燃孔及掺混孔的射流深度满足燃烧及掺混要求;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达到96.7%,燃烧效率实现98.4%,实现了高效燃烧;此外,相同工况下的理论计算值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改变传统的炮射导弹武器激光控制和火炮发射系统动态参数的测试模式,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激光阵元探测技术,设计了炮射导弹武器动态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可对多种型号炮射导弹的性能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