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时间轴】人物:吴世魁2005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步入婚姻殿堂2012年8月,担任三师五十三团三连指导员3月22日早上10点,笔者的电话响起,打来电话的是约好采访的吴世魁。"今天刮风了,要早点去连队看一看滴灌小麦播种情况,我担心承包户没有将滴灌带埋好,如果大风把滴灌带吹跑了,  相似文献   
62.
夕阳西下,收工的口哨一吹响,我便快速地冲向地边,背起背篓,拿上长柄簸箕,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远处的牛群跑去。一起干活的伙伴们见状,也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拿着家伙什奔了过来。我发现一头膘肥体重的牛正在翘尾巴,便一个箭步冲上去。  相似文献   
63.
一个曾当过3年兵的村支书,靠捣鼓鲶鱼搞出了名堂。随着每天10多吨鲜活的鲶鱼,从黄河岸边的小村运往大中城市的超市,河南省武陟县何营东村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这个带头人,就是何营东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兵连指导员何永利。  相似文献   
64.
《政工学刊》2013,(9):66-66
蹲连住班的“望闻问切”:我曾经在基层当过兵,任过班长,干过排长、指导员,此次蹲连住班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天居住在班排,与官兵在一起,有一个直观的感觉,现在的战士已经不同于过去,主要表现在:入伍前经历相对复杂化,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生活习惯基本城镇化,学历层次普遍大专化。战士们很聪明,对高级机关来的干部,  相似文献   
65.
小黄战友:你好,你来的邮件中谈到自己在参加连务会甚至开班会的时候,总是不敢抬头。连长和指导员几次提醒过自己,自己也明知这样做不对,却又怎么也改不掉,内心十分痛苦。你担心影响集体的形象,更担心将来在社会交往中遇到麻烦,希望能够找到克服这种毛病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6.
他就端坐在我们的对面。一张办公桌相隔,我能看清他脸上刚从训练场走下来的仆仆风尘。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似乎并没有在表情上刻画出什么异样。他凝视着我,像要说什么可什么也没有说。"拉巴次仁,对自己为什么能当典型,请说说你的真实想法。"记者的问题开门见山。"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典型,只是感觉你们来采访我,训练会有影响。本来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我们的训练就非常紧张,但要接受你们的采访,我只能用课余时间来弥补,会影响到战士们的一些休息时间。关键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当典型,差距很大,我们旅像我这样的连队干部很多,大家都很优秀。与其他艰苦的边海防战友相比,我更算不了什么。"拉巴次仁的回答朴实得有些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67.
30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成就了一座名山——老山。在那里,无数参战官兵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铮铮誓言,创造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老山精神"不老,新兵老兵却是年复一年的更替。如今,"90后"已占连队总人数的73%,这些曾经的"新新人类"、"拇指控"、"嘻哈族",在自己的青春光阴里,与山为伴,与树为邻,与曾经的坚定信念,一点点地做着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的,是专属他们"90后"的传承和光大。  相似文献   
68.
嫂子来队     
那天中午,我正在连部休息。连长急匆匆推门进来,说:"小杨,下午3点你嫂子过来,到时你去车站接一下,集训队还有事,我先走了,这是车费。"还未等我开口,连长就把钱放在桌子上,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69.
一提到通信兵,笔者脑中总会浮现通信女兵忙碌接线的场景。可是走进广州军区空军某通信团后,之前的印象完全被颠覆了。这是一支军区空军战役通信保障核心力量,是一支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这是一支长年与铁锹、镐头做伴,以挖沟、铺线为任务的部队。多年来,该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精神,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被人们誉为"特"字号的通信兵部队。  相似文献   
70.
边关有我     
驻守在内蒙古中部草原腹地的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某边防团有着光荣的历史,包头军分区政委刘二明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曾驻守在"没水、没电、没有村镇依托"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苏宏图戈壁,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下的结论是:不利于生命存活的区域。2002年,该团移防转隶包头军分区,2009年团部搬迁至达茂旗百灵庙镇,地理位置更加重要,管段任务更加艰巨,边防官兵也变成了"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新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