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71.
超精密气浮式电容传感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超精密气浮式电容传感器。该系统将具有方形导轨的气浮测头和超小型电容传感器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测头的高分辨率,又体现了电容传感器的高精度、高频响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用于超精密接触测量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72.
采用普遍的方法导出了压阻法测试电路中端接电阻的计算公式,并从实验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3.
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是由北京邮电学院彭道儒教授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特殊材料,这种保护剂具有电接触可靠性高.与金属成膜牢固.有优良的润滑性能、耐磨性能,保持可焊性好及很强的防腐能力和优异的防银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74.
本文提出一种测量电气爆炸网路的新方法——电阻比较法。运用该方法设计的测量系统,与现行测量仪器比较,具有量程宽,精度高的特点。与微机相适配,实现了自动检测。文中对测试系统软、硬件及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分析讨论计算机房静电危害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房地面泄漏电阻、人体峰值电位和人体静电电荷的衰减进行了现场测试,指出机房中存在的静电隐患,并提出了具体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76.
建立包含框架热致耦合变形的导引头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分析模型,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角接触轴承几何参数及摩擦力矩的影响。以反射镜式导引头为例进行摩擦力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润滑脂黏度的上升是导致伺服机构在低温时摩擦力矩剧烈上升的主要原因,框架耦合变形占比较小。搭建基于电测法的摩擦力矩测试系统,用快速温变实验箱模拟环境温度,测量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摩擦力矩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运动副间隙对空间4R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间隙处的接触碰撞模型和摩擦的建立分别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和修正的库伦摩擦模型。在Solidworks中建立空间4R机构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比含间隙和不含间隙时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异同,分析间隙大小和最佳间隙量对空间4R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为机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8.
一种电阻-时间变换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弛振荡器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电阻-时间变换电路将所测信号转化为量化时间的信号检测新方法。分析表明,该变换器电阻变化与输出时间呈线性关系,电路误差小、抗干扰,调理简单,给出了应用这种电阻时间变换器进行多路检测的单片机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79.
接地是建筑物实现宽频电磁屏蔽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导电的屏蔽功能层与接地系统电连接后也反过来影响接地的性能指标。采用导电混凝土为主料制作接地电极和电磁屏蔽模型房,测试单屏蔽模型房悬空、单电极-单屏蔽模型房接地以及单电极-双屏蔽模型房并联接地3种情况下的接地电阻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屏蔽功能层本身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与接地系统并联后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屏蔽功能层面积越大,电阻降低越多。实验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电磁屏蔽工程的接地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图像电阻阵驱动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研究了一个满足200Hz帧频的128*128点阵图像电阻阵驱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采用嵌入式计算机和FPGA 相结合的构架,充分利用100M以太网技术、乒乓缓冲技术、硬件查表技术,解决了图像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的问题,采用高速串行DA技术解决了200Hz帧频的128路行驱动信号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