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482.
483.
针对国内首次采用四机并联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FLUENT软件研究发动机喷流对火箭底部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飞行时,喷流的相互作用较弱,返流以亚音速冲击底部中心,返流气体中空气摩尔分数占比在90%以上;高空飞行时,返流以超音速向底板流动,返流气体中高温喷流气体占50%以上,高温的返流导致底部热环境更加严酷。随飞行高度的增加,回流点更靠近箭体,箭体底部的热环境更恶劣,底部最大热流密度点出现在飞行高度约21 km处。  相似文献   
484.
液氧甲烷膨胀循环变推力发动机系统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对液氧甲烷膨胀循环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难点和关键技术认识不够清楚,尤其是在大变比推力调节方案方面。基于整个发动机系统,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探讨甲烷膨胀做功能力以及变推力调节方案可行性。分别给出了单涡轮系统方案和双涡轮系统方案,首次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详细的系统状态参数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甲烷做功能力随室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做功能力随着室压的减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单涡轮和双涡轮系统方案均能够实现大范围推力调节;相比单涡轮方案,双涡轮方案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合比,且甲烷气体做功能力利用效率更高,氧涡轮和燃料涡轮功率变化范围较窄,涡轮所处环境较为缓和,因此双涡轮系统方案具备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85.
一种新型偏馈赋形抛物面天线比普通偏馈抛物面天线的垂直面半功率束宽更宽,达16.5°。另外,提出的设计方法涉及了馈源喇叭的口径场的相位影响,但不需要计算出馈源喇叭的相位中心位置,还可用于其他任何偏焦量的偏馈或正馈抛物面天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486.
结合ARM的发射、攻击过程,重点对ARM飞行轨迹为多段弧线和直线相连接的复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了误差修正圆弧段圆心的快速计算公式和航迹段交接位置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与结果分析,得到了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实用的布站间距配置方案,为设计和部署有源诱偏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7.
为了在故障样本稀缺、故障模式不完备的情况下监控涡轮泵状态,并剔除传感器失效故障造成的虚警,提出用于涡轮泵状态监控及传感器故障识别的单类支持向量机新异类检测方法。该方法以正常状态为目标类构建单类支持向量机检测器,用于检测涡轮泵是否出现异常;以传感器故障为目标类构建单类支持向量机检测器,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异常是否属于传感器故障。对涡轮泵试车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8.
3月26日,装有江南机器集团公司航模分公司生产的JBA系列甲醇90型发动机的直升机试飞成功。它标志着该公司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已生产出该机型发动机的公司。  相似文献   
489.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48-4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圆满完成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任务同时,充分发挥火箭发动机燃烧和控制、液力传动、空气动力、航天新材料等军工技术优势,加快军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及应用,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90.
针对在混响声场发动机辐射噪声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对船艇机舱发动机进行噪声源分析。建立了机舱发动机噪声源识别模型,计算了发动机各表面的辐射声功率大小及频率特性。应用表面振动测量法对机舱发动机各表面辐射噪声进行识别,其结果与统计能量分析法的对比表明:统计能量分析法考虑声场的反射和叠加,能更好地识别复杂声场环境下发动机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