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设计的无人作战飞机地面控制系统操作员控制台是为进行未来无人机编队作战需求,通过仿真手段进行验证的某大型无人机作战演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采用了二维、三维图形显示技术、TCP/IP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完成了实时无人机状态监控平台、无人机多机任务监控平台、无人机信息监控平台、三维虚拟环境仿真平台、网络数据传输与管理、飞行数据处理、无人机平台等模块的编制工作.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分别对各个开发阶段的工作及其功能实现做了具体的阐述.最后,对本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2.
于清祥 《环球军事》2010,(20):14-14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的反恐战转明为暗,——加强军事和情报搜集行动,以无人侦察机和突击部队出击,并收买承包商为间谍,以及训练当地部队,让恐怖分子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63.
针对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中准确识别着舰标志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Hu矩的无人直升机着舰标志分块匹配识别方法。分析了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中的着舰标志识别问题,给出了基于分块匹配的着舰标志识别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视觉图像在不同场景下的预处理;最后,在不同场景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着舰标志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障碍物检测是确保无人水面艇避障和安全航行的关键技术,针对水面反光区域误检和水面分割不准确导致的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后语义分割模型的障碍物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语义分割模型、显著性估计实现障碍物检测。首先,通过在预处理环节对水面中反光区域进行去除,避免其对后续检测的干扰;然后,通过引入海天线估计参数,用于调整语义分割模型初始化和先验信息,提高水面分割精度;最后,在水域范围内选取H形边界集合构造背景模型,由此判断水面中非水像素为障碍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水面障碍物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5.
5月15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有事法制”,为日本走入“军事大跃进”时代开辟了绿灯。“有事法制”是日本独创的兵法,不同于以往的军事法案,是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的象征,目的是建立日本应对紧急事态的机制,在紧急事态下首相可以跳过内阁安全会议交接下令出动自卫队,足见其增强军事实力的迫切心情。在海湾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侦察、通信、导航、气象等卫星系统在夺取战场信息优势、直接支援部队作战、提高武器装备作  相似文献   
66.
系统分析了地面无人平台能力,研究了反机动工程保障对无人平台发展的需求,运用态势分析法对无人平台与反机动工程保障需求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以期对无人平台在反机动工程保障领域的发展方向、关注重点、改进内容和注意事项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7.
杨帆  董正宏 《国防科技》2018,39(3):052-057
无人平台已广泛用于军用和民用市场,并在反恐、维稳、排爆,侦察等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了有人/无人平台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适应性、作战效能等。为了提高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本文研究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技术体系以及作战模式,以解决在协同侦察、搜救、监视等应急任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协同作战想定,可用于有效验证相关的协同技术。  相似文献   
68.
刘学业 《国防科技》2018,39(3):081-084
A-160系统开创了长航时、刚性无铰链旋翼机的先例,从技术上分析总结该系统的主要技术成绩和失利原因,为无人机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提供许多借鉴。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阐明观点,提出看法,对无人机研究和设计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无人攻击机攻击低速目标的末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人攻击机的攻击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仪的末制导律.在所设计的末制导律中,无人攻击机导引头通过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的测量,解算出攻击时刻和转弯半径,通过自驾仪的控制,使无人机以一定的法向过载对固定目标或低速移动目标实施攻击.算例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末制导率能保证无人攻击机垂直或以较小的落角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70.
基于MAS技术的Multi-UCAV任务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S技术,提出用多Agent系统来实现多架无人战斗机协同攻击任务的多机任务规划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单个Agent的结构,并给出一个基于意图识别的Multi-UCAV协作结构。利用多Agent的自主性和协作性,充分发挥单个UCAV的自主性。通过通信网络进行协同,共享信息,可提高任务规划系统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