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杜维明 《政工学刊》2014,(11):85-85
损人损己、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这三种人是社会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利己而不损人的人,也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扩大自己利益的"经济人",不必鼓励,但也无须谴责。在基本安全和起码生活获得保障的前提之下,应该提倡"推己及人"的仁道,也就是利己利人的共存共生之道。凡是人都可以行仁,"我欲仁斯仁至矣",可是要想达到体现仁德的极致,孔子也坦然表示"岂敢"!因此,颜渊"三月不违仁",在孔门中便是唯一能够体现好学精神的高弟。  相似文献   
92.
在反劫持谈判中,为了能够解除现场的那种僵持、对抗、凝固的情形,谈判者就得运用不同目的的语言来使劫持者向预期的方向前进。从理论上讲,每一名谈判人员都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劫持事件。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反恐谈判讨价的语言、拖延的语言、劝降的语言和摊牌的语言,来使劫持事件得到和平解决或为武力解救行动创造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93.
读懂枪语     
李芳 《国防》2014,(4):83
正~~  相似文献   
94.
针对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且指标值为语言评价信息的电子对抗行动计划优选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并规范化了电子对抗行动计划的评价指标;其次给出了计划的优选步骤,其核心是通过计算理想点与计划值的距离、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将语言评价信息转化为三角模糊数,相应地建立可能度,进而获得计划的综合评价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春节前的一个大清早,木合达巴尔·古丽把一封厚厚的感谢信交到天富热电厂党委书记薛良手中,希望能请懂维吾尔族语言的同志翻译一下,在春节前的慰问座谈会上帮她念念,表达她对同事、单位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96.
张宝垒 《政工学刊》2013,(10):68-68
近日翻书,看到一则老笑话。一个打工妹在某地打工,往家里发短信邀请同乡共同致富只用了8个字——“此地钱多,人傻,速来”,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由此联想到当前基层带兵人的语言,大话套话,冗长呆板,“离兵”离谱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爱好和习惯,此风当止。  相似文献   
97.
桑林峰 《政工学刊》2013,(12):62-63
今天,笔者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文风话风的问题。写文章和讲话,当然是用自己的语言为好,体现自己的思想为妙,形成自己的风格为美。然而,从当前一些人的讲话和文章看,引言似乎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要么大段引用古文古语,之乎者也,让人不知所云;要么以“上”为蓝本,套用领导的讲话,鹦鹉学舌;要么长期使用“秀才”、“师爷”撰的文,表面上是口若悬河,实际却是为别人“代言”。适当的引文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98.
反导作战预案是提高作战决策方案生成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关键.通过对反导作战预案具体应用流程的分析,结合SysML,OWL_DL和CBML等形式化建模语言,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型验证环节的预案形式化建模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分析提炼了反导作战预案构成要素,定义了SysML块定义图、预案要素、OWL_DL和XML Scheme元素之间的映射规则;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分别建立了反导作战预案概念层模型、逻辑层模型、物理层模型和预案本体模型,并应用预案本体模型对概念层模型进行了模型一致性验证.  相似文献   
99.
实务中有不少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是因各方对合同文字的理解不一而引起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起草者对合同语言的特殊性缺乏应有的了解,结果导致合同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从词法、句法及篇章等三个层面对英文经贸合同语言的特殊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讨,以期能有助于对此类合同的理解和起草。  相似文献   
100.
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应以修订教学大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重视情感教学、创造语言环境为切入点,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有突破性提高,以适应社会对英语口语教学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