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平台的实现方案及其部分应用。该方案采用先进的FPGA和DSP芯片,借鉴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通过DSP芯片对FPGA芯片的动态配置来构造具有通用性、扩充性的多功能平台。  相似文献   
172.
软件定义无线电是目前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传统通信设备的硬件功能,在可编程通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软硬件资源的重组,解决了无线电设备的兼容与互操作问题、系统的升级问题。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是针对软件定义无线电实现技术的规范说明,它以COTS技术为基础,提供了应用间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对数据链通信终端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组成框架,并用接口定义语言(IDL)对软件模块接口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4.
现有数据链速度低保密性差先进数据链发展滞后在过去的10年中,先进战斗机日益成为集情报侦察、战场监视于一体的作战平台。其间,机载传感器的发展尤为迅速,如有源电扫描雷达现在已经能够提供分辨率超过1米的图像;经过大幅度改进的电子战系统能够使用先进的数字射频技术,对无线电发射机进行识别、定位,而在此之前,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5.
侦察卫星     
《国防科技》2002,(2):84-84
侦察卫星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利用光电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从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跟踪,以搜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的情报。侦察设备记录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信号,用胶卷、磁带等,存储于返回舱内,在地面回收,或者用无线电传输方式实时或延时传到地面接收站。收到的信号经处理、判读,提取有价值的情报。 侦察卫星是军用卫星当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  相似文献   
176.
雷达、声纳等军事电子探测装备正在发展其硬件平台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技术.硬件平台的计算机化为装备软件化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装备软件危机.分析软件无线电概念与技术发展动态,由此启迪电子探测装备的软件化内涵,指出克服软件危机的软件架构标准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7.
冯都 《军事史林》2008,(8):49-54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78.
本文概述了跳频通信技术的演进和目前应用中跳频技术体制及跳频组网方式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跳频传输技术、同步技术和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  相似文献   
179.
公共电磁环境复杂性,对无线电引信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公共电磁环境特征分析,探讨了无线电引信抗干扰问题,提出了适应公共电磁环境的无线电引信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0.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冀 《现代军事》2008,(2):59-61
随着对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很多已经分配给现有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随着通信技术向智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可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