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通过分析装甲车车载图像跟踪系统的任务和应用环境,设计了以TMS320C620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结合PC104嵌入式计算机的双处理器并行处理硬件平台;详细介绍了利用大规模FPGA芯片实现系统总线仲裁和逻辑控制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体现系统智能化程度的--DSP模块的程序智能加载技术以及其实现方法.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硬件平台能满足图像跟踪系统的实时性、可扩展性、稳定性的要求,为装甲战车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22.
623.
首先对平面螺旋天线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RWG基函数,通过RWG边元对平面模螺旋天线进行建模,利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在200 MHZ~18 GHz的范围内对平面模螺旋天线的特性进行仿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阻抗特性曲线、辐射强度分布和增益波瓣图,通过分析可得当频率超过2.5 GHz后功率与输入阻抗保持平稳,在频率大约为10.5 GHz时取得最大增益为6.13 dB.  相似文献   
624.
625.
无人装备与智能视觉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拓展军事情报来源和分析手段,有效提升无人装备的战场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本文对无人装备发展情况进行论述,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感知和图像认知两个方面对智能视觉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装备智能视觉技术未来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6.
在网格计算环境下,许多任务的执行经常需要同时协同分配多个agent以满足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ulti-agent编组机制的agent协同分配方法.首先,对传统编组算法和multi-agent编组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设计了校园虚拟实验网格调度系统及其任务分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当CDR=0.2时,算法与传统算法带来最好的目标价值,在某些条件下,传统算法略微胜过该算法,当CDR增大时,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执行得更好.  相似文献   
627.
未来战争是以“网络中心战”和“信息中心战”为支撑的全域联合作战,战争优势取决于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多种作战资源作战效能的高效聚合。简要分析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基本概念,总结梳理了当前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智能化评估的主要着力点与作战效能自主评估机制等,为后续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的智能化评估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8.
提出了一种解决通用微机对由MCS-51系列单片机组成的主从式通讯网络进行远程信息查询和控制的方案,并设计了一种RS485/RS232智能型转换器.  相似文献   
629.
介绍了贝叶斯网络的产生及其研究概况,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贝叶斯网络在军事作战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特别是在战场态势威胁评估、装备损伤评估、目标毁伤效能评估、智能攻击决策、目标侦查与识别、飞行安全六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述了贝叶斯网络在军事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贝叶斯网络在军事应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难点。对贝叶斯网络的军用前景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30.
杨慧慧 《国防科技》2016,(3):115-118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将与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一样,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通过展望机器人革命的发展趋势,归纳了机器人革命的特征,分析国际产业竞争格局,预测军事革命的走势,提出我国应对机器人革命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国家应加大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核心零部件、灵巧操作、感知与智能单元、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