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弹炮综合体双炮集火交会点难于测量问题,系统地分析了综合体中的双炮配置特点及其最佳火力交会点确定方法,详细讨论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火力交会点的测量方法,并给出相应地测量计算过程。本研究可为近程防御系统更好地发挥综合体双炮集火毁伤效能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2.
针对目前碰撞避免行为缺乏真实性和通用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智能体碰撞避免行为生成方法。通过引入角色参数和个性参数,使得智能体能够根据自身的属性调整避碰行为。改进的多智能体碰撞避免行为把碰撞避免行为与真实人的属性相联系,可以保持智能体前后运动的一致性和平滑性。因此,更符合真实人的碰撞避免行为特性,具有更强的"类人性"和通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加入了真实人属性的改进方法产生的避碰行为能有效地应用于具有多样化属性的虚拟人群行为仿真、多机器人系统和多智能体领域中。  相似文献   
73.
一、简介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可以发挥组元材料各自的优势,实现各组元材料资源的最优配置,节约贵重金属材料,实现单一金属不能满足的性能要求,它既可以替代进口并填补国内空白,又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使用需要,枪炮弹壳应该使用铜板或铜包钢板冲压而成.相比于钢,铜属于相对紧缺和贵重资源,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铜钢复合材料制造弹壳.铜钢复合可以通过多种工艺手段获得:1、热浸镀铜复合法.2、热渗铜复合法.3、铜-钢爆炸复合法4、铜-钢带轧制复合法.5、铜粉末-钢带轧制复合法.  相似文献   
74.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顺利进入太空,经过40余小时的空间飞行,于13日13时18分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自动交会对接,再一次实现"天神之吻"。这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在中国航天由大向强行进的宏伟蓝图上留下历史的定格。一次次的神舟升空,都在递进着中国速度。载人飞行走过十年、神舟系列十发十捷、10名航天员遨游天宇  相似文献   
75.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从天宫一号到神舟八号、九号、十号,这一切,都在为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做准备。交会对接,是建造空间站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迈出这一步,空间站指日可待。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其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极其有利于材料学、生物学、医药学的研究,其高位置的优势对地球科学、外太空探索极有意义,可以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76.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77.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由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飞达克美谐波传动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及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联合攻关,集成创新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的姿态控制驱动机构、太阳电池阵帆板驱动机构、温控阀以及保驾跟踪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的天链星雷达天线指向机构,提供了多种规格世界先进的固体润滑及真空脂润滑的谐波传动减速器,圆满地完成了我国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79.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雷达组网不可或标点迹的鲁棒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时空校准问题,推导了最优融合估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0.
通过有限源排队系统的理论,分析油料供给工作中在满足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下的最优设计与最优分配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求数值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