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RADFETsγ剂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辐射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为“在正确的道路上行为,探雷与扫雷”(《外军工程装备与技术》,1998年第4期)的下篇,主要讲述了目前采用的探雷和扫雷方法。  相似文献   
93.
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全国人民的支持,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全体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大力协作而获得的。成功之后,各级领导都认为: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且发射后至今未发生一个问题,必有其内在的原因.要我们好好总结,发掘一下。  相似文献   
94.
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面向月球探测计划获取的大量遥感数据,根据影像视觉内容,提供一种方便而高效的检索方式。为提高其检索效率,在对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etri网完成过程建模与并行化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并据此部署实验系统,将嫦娥月球影像等实际数据集投入其中进行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能够有效提升查询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95.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神秘太空的探索与追求。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冲寰宇。承担中国探月工程“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这里奔向月球。  相似文献   
96.
眼下,嫦娥二号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突破7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它用矫健的身姿,绽放出生命的绚丽——依然向前翱翔的嫦娥二号,是我国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它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试验验证成果,突破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创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新模式,系统性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与特色的深空多目标、多任务探测器和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中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第3个飞入拉格朗日点、第4个开展小行星探测的国家。创造性的跨越,让中国深空探测的臂膀伸得更远。  相似文献   
97.
在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的研制队伍中,有大家熟悉的三朵金花:系统副总指挥谭梅.着陆器分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煸.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玉花.团队其他人亲切的称她们“煸梅花”。航天系统工作繁重,作为嫦娥三号项目中新研比例最高的探测器系统.工作强度自然更大。  相似文献   
98.
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15日4时55分,我国玉免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实现分离.并平稳驶到月球表面;15日23时许,着陆器与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成功实现互相拍照。  相似文献   
99.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15-15
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入轨。飞行19分钟后,火箭把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0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17-17
大会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航天专场报告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在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空间技术方面,继续实施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开展重型运载火箭、深空探测等专项论证;在空间应用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