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物名片】宁建民,湖南邵东人,1972年1月出生,1990年9月入伍,1994年入党,大学学历,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副处长、处长、参谋、科长等职,现任空军94643部队团长,中校军衔,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2011年是我们部队换装的最后一年,过了这一年,部队装备就全部更新换代,作为服役了五十多年的高炮,我的好战友,它终于要正式退役进驻兵器博物馆。所以这次打靶,成了我们团的,也是我的"终极版"。  相似文献   
52.
美军即将投入使用的第二代小直径航空炸弹,与第一代相比更贴近多样化的实战要求,并具有很高的效费比,将成为美军在未来战争中夺取制空优势的新主力军。美国海军也计划装备该航空炸弹作为中程防区外武器。目前,美军以研制新型精确制导武器并大规模装备航空作战部队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二代小直径炸弹GBU-53/B,于2011年4月初通过了  相似文献   
53.
论述了光纤制导导弹的制导原理,综述了光纤制导导弹的作战应用特点,说明了光纤制导导弹开发研制中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概述了国外光纤制导导弹的简要发展过程,汇集了国外已有和正在开发的光纤制导导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重点讨论了末制导炮弹作战中的侦察能力评估问题 ,对发现概率进行了定量分析 ,进而讨论了激光目标指示器对侦察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杭彬  冯飞  思海 《当代海军》2007,(9):62-63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包括各种级别的水面舰艇。末敏弹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水面战舰的上层建筑等。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末敏弹的结构组成炮射末敏弹由母弹(弹丸)和发  相似文献   
56.
较为常见的航海通信技术包括探测声呐、导航声呐、定位声呐、激光通信、水声通信等,本文主要以水声通信技术为例,介绍了水声信道基本特征、技术的应用方式选择以及在母船与多水下平台沟通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以期通过推动水声通信技术高效发展的方式,为海洋世界深入探索提供支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57.
根据某型激光制导炸弹 (L GB)的纵向控制系统 ,给出了侧向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讨论了 L GB投放区的概念并通过仿真得到了工程化的投放区 ;进行了包括飞机、飞控系统、武器和火控系统在内的大闭环武器火控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58.
简要介绍了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概况,主要分析了美军现装备的几种典型的精确制导武器--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和红外制导炸弹的战技性能,研究了美军正在发展研制的几种新型精确制导武器.  相似文献   
59.
一、红外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一代热成像系统为代表的红外技术已广泛运用于陆、海、空三军的作战装备中,并多次在实战中使用,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当前,在陆军装备中,红外技术已用于各类制导武器、低  相似文献   
60.
简要回顾了精确制导炸弹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情况,论述了精确制导炸弹的分类、特点和当前研制的重点技术、项目及发展趋势,最后警示对这种新的空中威胁必须引起防空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