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本文基于波动理论,提出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主方向坐标系下,测定材料弹性常数的简便方法,用这种波动实验方法测定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性弹性常数。  相似文献   
42.
首次导出了平面问题两种介质分界线为离散线的线法基本方程;三维问题离散线分布于界面内的技法基本方程;并采用线法对拉伸法试验中膜基最大剪切应力问题进行了计算,指出了原有结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3.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材料线性应变硬化效应的情况下,自紧管应力与强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讨论自紧管在稳定化处理时,由于残余应力作用,材料发生蠕变而引起的应力松驰现象.根据材料的蠕变性能,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稳定化处理时蠕变引起的残余应力松驰量。本文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稳定化处理过程中蠕变引起的应力松驰量可忽略。  相似文献   
45.
在真空背景下的实验表明,当微秒量级的强脉冲激光与靶材相互作用时,由于靶材的升华,激光维持爆震波依然存在。爆震波产生的压缩波传入靶内,该应力波的作用是材料破坏的重要因素。而强脉冲激光引起的汽化反冲压力、热应力和烧蚀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实验还表明,在真空背景下维持爆震波足以将后续激光屏蔽。  相似文献   
46.
带横向射流的绕后台阶超音速外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一股射流喷入超音速外流是飞行器飞行控制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应用MacCormack 显格式和Ba(?)dwin-Lomax 代数湍流模型求解二维可压缩的RANS 方程,对带横向射流的绕后台阶的超音速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流场的速度向量图、等压线图和等马赫线图。与无喷射的情形相比,台阶底部压力增加了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47.
粘-弹层合板的阻尼振动和横向应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应用混合分层理论在板的厚度方向取二次插值函数描述每个数值层内位移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采用三次和四次插值函数描述横向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变化,推导出粘-弹层合板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简支粘-弹层合板自由阻尼振动的解.数值结果不仅与三维结果吻合较好,且能够计算合理协调的横向应力.  相似文献   
48.
应用Williams本征函数展开和线性变换求解V型切口端部渐进位移场。将该位移场加入常规等参单元位移模式中,构造双材料V型切口加料单元和过渡单元的位移模式,推导加料有限元方程。建立带V型缺口双材料三点弯曲梁试件和直角界面端平面问题的加料有限元模型,求解有限元方程可直接得到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与用其他方法得到的数据吻合,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可用于双材料V型切口结构断裂特性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9.
针对轴套表面裂纹受力复杂、不易进行理论计算的问题,开展了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裂纹有限元仿真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轴套表面裂纹应力分布与裂纹尺寸和过盈偏差的关系,以及应力强度系数沿裂纹前缘位置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发现,轴套表面裂纹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误差10%,由此说明了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枢轨动态接触压力和轨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通过在轨道背面布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利用测量数据验证了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弹丸在内弹道的稳定性。针对典型30 mm × 30 mm矩形口径发射器,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C型电枢对轨道的电磁挤压力在平顶沿起始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电枢通过引起的应力波在高速段容易与轨道中反射应力波发生共振,并且轨道在电枢运动的中间高速段区域受力最为集中,应力集中水平约是起始低速段区域的2.44倍;电枢运动高速段会出现晃动现象,进而引起上下轨道受力的不对称性。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研究电磁轨道发射器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和发射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