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熊安东 《国防》2014,(6):12-14
正作风体现政治立场,反映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关系党的形象、民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自从主政中央和军委工作以来,以作风建设破题开局,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严字当头,令箭连发,打"虎"灭"蝇",每一条都顺民意、得民心,树立了党  相似文献   
72.
陈伟财 《国防》2014,(12):43-44
民兵整组工作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军分区人武部必须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质量水平。周密部署。军分区通过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民兵整组工作,统一思想认识,确立启动、标准、督导、检查的整组工作思路。把整组工作作为年度大项任务及早启动,司令部、政治部针对优化民兵布局、兵员潜力情况、适龄青年国防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民兵管理教育等课题展开联合调研摸清底数。  相似文献   
73.
俄罗斯军民融合法规建设始于俄罗斯独立之初,有其特点、教训和启示。特点是:根据不同时期军民融合的任务适时调整立法内容是俄罗斯军民融合法规建设的重点,政府规范性文件对军民融合的指导、规范与扶持是俄罗斯军民融合法规建设的关键。教训是:脱离市场条件的法制在推进军民融合建设中难于落到实处;在相应法律制度不健全甚至空白的情况下企图通过政府规范性文件强力推进国防工业“军转民”,结果适得其反。启示是: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职能重点应放在提供法规保障上,注重发挥符合市场机制的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指导、规范与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74.
英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应急动员等领域皆受益于其军民融合的制度支撑,法规制度中所体现的科技战略、效率原则、竞争机制以及人才策略使其军工科技发达、后勤保障高效、人才团队优质,对我军做好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队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5.
汪虹桥  李晓东 《国防》2014,(8):17-17
正在现代军事形态下,信息化人员与信息化武器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总体偏低,他们对建军作战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械化形态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因此,新形势下围绕实现"能打胜仗"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除了要加快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配备外,必须重视培育提升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76.
高等代数作为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高等代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近世代数课程的联系、倡导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77.
正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这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出明确任务、作出总体部署,为推动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提高军队法治化水平,要求我军官兵不断增强法治意  相似文献   
78.
谭华军 《国防》2012,(4):47-48
一、认清国防教育的新使命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与发展虽然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与矛盾同在.具体表现:国际方面,我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看到,许多国家之间的领土之争、战略利益之争、资源之争、贸易之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79.
山东省军区采取"四个五"形式,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进一步规范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领导机关中突出"五看",看筹划工作是否符合法规,看指导工作是否运用法规,看评估工作是否依据法规,看检查工作是否对照法规,看解决问题是否遵循法规。在基层部队中突出"五查",查落实法规是否严格,查训管结合是否紧密,查官兵关系是否融洽,查检查督导是否经常,查奖励惩处是否公正。在干部队伍中突出"五省",省执行规章制度是否自觉,省履行岗位职责是否认真,省战士思想动态是否掌握,省处置各类问题是否依法,省践行条令法规是否带头。在分队战士中突出"五纠",纠学用法规不自觉,  相似文献   
80.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