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考察了PAN溶液质量浓度、纺丝电压和挤出速率等工艺参数对PAN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制备了直径可控的PAN纳米纤维,并将其对纱线进行包覆。结果表明:PAN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挤出速率对纤维成形和直径的影响较大,随着PAN溶液质量浓度升高,溶液可纺性增加;较低的挤出速度能纺出直径细而均匀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而减小。PAN纳米纤维与纱线能较好地复合,为纳米纤维的应用、纱线改性和纤维增强增韧复合材料界面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2.
采用重量分析法,使TEDA和Ⅰ2生成络合物沉淀,根据沉淀物的重量,计算TEDA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准确分析军用浸渍活性炭中TE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83.
针对预氧化PCS纤维无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烧成过程中预氧化PCS纤维的投放量及保护气体流量等因素对纤维烧成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烧成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气体活性基团阻止链自由基的结合 ,从而对纤维的进一步裂解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4.
高技术纺织纤维的发展,是纺织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走向一种全新境界的起点和基础。所谓高技术纤维,是指采用高新技术制成的具有多种功能和良好性能的新型纤维。它不仅保持了传统天然纤维优良的服用性能和合成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还具有传统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如环保功能、保健功能等。近年来,用高新技术开发的纺织材料已成为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热点。一、高技术纤维与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纺织品”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保护自身生存的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对产品的生态…  相似文献   
85.
8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然后浸渍到活性炭(AC)上制得负载型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对CNCl和Freon-22的吸附光催化具有较高的能力。AC为TiO2提供了高浓度环境从而促进了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87.
以高压法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纤维的空气不熔化为例,采用多曲线积分法研究了PCS纤维空气不熔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高压法PCS纤维的空气不熔化反应活化能约60~70 kJ/mol。通过研究不同的机理函数的对数与温度倒数的关系,结果表明,PCS纤维空气不熔化过程由随机成核和生长机理(n=3)的表面反应控制,根据该反应机理,同样得到高压法PCS的空气不熔化反应活化能约60~70 kJ/mol,指前因子A约为77.64。  相似文献   
88.
由宁夏科委组织的宁夏煤炭深加工培训团在美国进行了为期30天的以煤质活性炭技术培训、产品开发与营销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并对关键设备进行技术考察。期间结合培训考察了与活性炭及生产设备有关的生产厂、营销公司、设备制造厂、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单位。一、美国活性炭市场情况目前美国活性炭市场容量为22-25万吨,其中从国外进口约为20%,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2万吨左右活性炭。由于美国环保法律的严格实施,近年来用于环保的活性炭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目前美国活性炭市场被几家大公司垄断,国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受其控制。…  相似文献   
89.
采用热交联工艺改进传统的空气不熔化工艺,在尽可能少引入氧的情况下实现聚碳硅烷纤维的不熔化处理,降低连续SiC纤维中的氧含量。通过IR、元素分析、SEM、XRD等手段系统研究了热交联工艺条件对纤维氧含量、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为了提高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实芯球形结构单元的耐撞能量耗散性能,在初始结构单元耐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结构单元中心承载圆柱体高径比、球形芯材短轴长轴比以及纤维缠绕复合材料表层壁厚比和缠绕角度为结构优化设计参数,以比吸能效率和冲击峰值载荷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分级递进优化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分解为两级单目标优化子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得到不同子模型的碰撞响应。结合径向基函数构造近似函数模型,并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对结构优化设计参数进行两级递进求解,得到耐撞性能最优的结构单元。进一步开展的试验验证和破坏模式分析表明,优化设计后结构单元的耐撞吸能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从而验证了该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