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授权国防部根据国家利益开放共享其国防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技术、研究能力,对外提供有偿的实验室服务,利用政府实验室、中心或其他测试设备开展材料、装备、模型、计算机软件和其他项目的测试及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2.
姚学峰  郭斌  陈猛 《国防科技》2015,36(1):71-74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正日益表现为复杂系统之间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对抗,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来解析战斗力生成模式,对深入把握战争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运用复杂理论视角,从生成目标、生成机理、生成过程和生成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63.
<正>对武器装备"三全"(全系统全特性全过程)质量监督理论分析研究,结合军事代表开展装备质量监督实际,通过落实"三全"质量监督工作要求,推广应用"三全"质量监督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规范了装备质量监督工作,打牢装备质量生成基础,促进装备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4.
在单故障假设条件下,考虑了传感器的失效概率和设备的故障率,提出一种以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为约束条件的降低传感器费用和失效概率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从而为机电产品测试性设计中传感器选择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了案例验证,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经济学教学必须着眼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主动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新形势,培养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观、整体资源观、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观、尊重规则的道德观和经济理论转化观,把后勤人才培养成为军队经济专家。  相似文献   
66.
厘清军队绩效审计现状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要求的差距,是理性认识军队绩效审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要全面规划基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军队绩效审计的战略格局和发展路径,积极构建科学的业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绩效审计法治化建设、人才建设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7.
梁冬春 《国防》2012,(1):25-27
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任务是要适应当前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要求,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化国防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68.
张鹏  苏健 《国防》2012,(1):58-59
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胡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将使部队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体制编制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安全管理工作只有紧跟形势发展,实现跟进"转型",才能为部队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9.
褚衍照  柴祖平 《国防》2012,(4):55-57
武警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武警机动部队应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势,保持思想观念前瞻化、实现人才素质复合化、坚持军事训练信息化、突出部队管理正规化,努力推进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0.
李海涛 《国防》2012,(5):25-26
推进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一要找准融合切入点.军民融合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选准主攻方向,以重点领域建设带动军民融合整体发展.要把握国防动员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力争在通有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社会化保障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对军民融合的强大牵引力,进一步辐射扩大军民融合范围,整体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