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在激光告警中实现实时,全方位角度探测,且在探测角精度确定的前提下使结构简单、稳定,提出了基于多窗口编码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不同方向上放置特制的大视场光电探测器,通过探测电路的输出状态分析得到激光入射方向.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衰减后的窄脉冲激光器测试光电探测器接收角与光电接收电路.实验表明:探测器接收端的接收角...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概念,概述了采用等离子体进行隐身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气体等离子在雷达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93.
激光远场光斑检测中信号采集与转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16×16面阵靶板多路探测信号的采集与转贮系统电路,用于信号采集及向上位机的传送。系统采用W 77E58为采集电路的CPU,以FT245BM为核心构成USB接口电路,实现了256路信号的快速采集与转贮,较好地解决了对多路探测器实时快速采集和向上位机传送的问题,从而使激光远场光斑测试系统能够实时测量远场光斑的能量分布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4.
激光Z扫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原理,分别从扩大应用范围、提高测量灵敏度以及激光Z扫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激光Z扫描技术在测量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收系数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三维N-S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离散方法,对考虑了燃料喷注和凹腔结构综合影响的某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流动图谱进行了定性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了燃料喷注过程的非定常特性以及凹腔结构对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数值模拟的稳态时刻流场与实验流动图谱相似;数值结果捕捉到了横向喷注燃料沿下游运动并向凹腔扩散的非定常动态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6.
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CH-PLIF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部件之一,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火焰结构的研究对揭示超声速燃烧的稳焰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测量了超声速燃烧直连式试验台燃烧过程中重要自由基CH的二维分布,实现了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的可视化。在开敞空间的低速射流火焰炉中使用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对CH-PLIF技术进行了初步验证和系统优化,再利用CH-PLIF技术在凹腔稳焰的超燃直连台上实现了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的二维可视化,并与OH-PLIF和CH自发辐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敞空间的低速射流预混火焰中,火焰放热区会发生扭曲、褶皱和分裂等现象,随着雷诺数的增大,火焰锋面褶皱程度更加显著;在凹腔稳焰的超声速燃烧中,火焰放热区高度褶皱和破碎,放热区结构的厚度为0.5~6.5 mm,同时也存在放热区的分裂与剥离等现象。CH-PLIF技术能够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准确地呈现凹腔超声速火焰放热区的结构,其在凹腔稳焰的超声速燃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付伟 《当代海军》1999,(5):24-25
随着军用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如激光测距机、激光雷达和机载、舰载红外侦察设备等,成为极其有效的侦察手段。而红外制导、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激光制导的反舰导弹,都以其高精度使现代化的战舰  相似文献   
98.
防空体系中的光电对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在防空体系中大力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了防空体系中可以采用的几种光电对抗技术。  相似文献   
99.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等离子体对雷达波的隐身机理,等离子体的红外及可见光隐身,等离子体天线,飞行器用等离子体火花杆,等离子体喷枪等问题,本文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开展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也可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0.
天线十分靠近的发射机群之间的电磁兼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天线十分靠近的发射机来说它们天线之间的电磁场主要是近场(交换场),如忽略辐射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可以用电路理论的观点进行近似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