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篇 |
免费 | 101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1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52.
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双层防爆舱壁结构抗爆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双层舱壁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和板材最大有效塑性应变随冲击波载荷强度的变化关系以及结构的失效破坏模式和动态吸能特性,并与相同材料同等重量的传统加筋板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抗爆性能较好的CI型双层舱壁结构进行了结构抗爆的近似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舱壁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撕裂失效的破坏模式;相同冲击波载荷作用下,双层舱壁结构吸能较大,但结构板材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却比加筋板架小,因而抗爆性能明显优于加筋板架;通过结构抗爆的近似优化可得到抗爆性能更优的双层舱壁结构,可为工程中双层舱壁结构的选型和抗爆防护结构单元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进一步了解带暗支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用4片剪跨比为1.8,边缘构件配筋率相同,暗支撑形式不同的型钢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做试验,讨论不同暗支撑形式型钢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暗支撑的型钢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在承载能力和延性上都优于一般的型钢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给出的试验分析结果和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4.
55.
毕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2,(5):58-64
潜艇自航模试验技术是以按照相似理论设计建造的潜艇自航模型为基础,集成了控制系统、测量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可进行潜艇操纵性、快速性、隐声性等航行性能试验的综合、开放的试验技术,是潜艇水动力综合性能研究的新方法,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补充与拓展。美国通过三条潜艇自航模试验研究,已经将潜艇自航模发展成为系统性、综合性的潜艇航行性能试验评估和设计优化的主要平台,其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是促进美国潜艇技术水平持续进步的强大动力,也使潜艇自航模技术成为美军新型潜艇研制体系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潜艇自航模技术已具备潜艇在水下空间机动的试验研究能力,正在向综合航行性能试验、验证、优化设计功能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56.
为分析级联失效对互联网性能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由多自治系统关联的现实,模拟自治系统间的负载均衡,建立了多自治系统关联的级联失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分别由强连接关系和弱连接关系组成的2种多自治系统关联网络,并分析了域间流量引起的级联失效对网络性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引发级联失效的域间流量比例临界值;级联失效发生后,弱连接网络以吞吐量下降为主,强连接网络以负载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57.
58.
热处理对FeCrNiCoCu高熵合金涂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并结合FeCrNiCoCu粉芯丝材制备了高熵合金复合涂层,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涂层中非晶结构的转变温度.同时,对涂层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及其磨损性能.结果显示:高熵合金涂层在500℃附近发生了非晶结构的晶化转变;热处理前涂层中主要含有CuNi、Fe3Ni2、Cr2Ni3等组成的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和少量Fe3O4相,热处理后,氧化物Fe3O4峰强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并且当温度超过500℃后,涂层中出现了Ni-Cr-Fe相;涂层的显微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00℃出现最高值,涂层表现出了明显的回火硬化特征,耐磨损性能较热处理前的涂层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9.
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型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和动态技术指标,提出了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的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法,利用信号仿真模块和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建立了自动检测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确定了测试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软件功能,实现了对某型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