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空制导飞行器从母舱释放后,制导舱与仪器舱之间部分电气电缆处于热真空条件下工作。对此种特定条件下的电缆进行了载流量计算。理论计算表明,给定的电缆设计满足在热真空条件下正常工作要求。最后简略介绍了载流量试验。  相似文献   
42.
研究磁控溅射生成的氧化钨薄膜处于电解液系列中的循环伏安特性,充电电流及光学特性.采用配体场理论来解释氧化钨薄膜在电场作用下,锂离子注入引起薄膜变色的现象,认为注入的锂离子破坏了薄膜界面层内氧化钨分子的八面体结构的对称性,在内部静电场和外部电场的共同作用下,钨离子d轨道的五重简并能级分裂,从而使得薄膜对可见光产生d-d吸收,导致氧化钨薄膜变色.  相似文献   
43.
根据传热学理论和热网络法,以某型直升机尾减速器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温度场Simulink仿真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获得该传动系统正常润滑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并以它作为初始条件计算分析该传动系统失去润滑条件下的瞬态温度场,为预测该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在失去润滑条件下的干运转生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中获取知识,净化心灵,提高素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则是中核集团公司发出的号召.今年以来,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简称中核南方)出现的读书热,为强化学习型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45.
46.
设计了能够模拟多个热源变工况的推进系统热管理试验台架测控系统。确定了测控系统方案,进行了硬件设计;选用Lab VIEW作为试验台架测控系统开发平台,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对数据采集、控制输出、数据显示、数据保存和超限报警等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与编程,完成了软件的设计开发。最后对测控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测控系统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能够满足热管理试验台架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47.
多级同步感应线圈装置发射过程瞬态能量巨大,可能造成电机损坏,有必要对电机温升进行研究,但考虑到瞬态热有限元仿真时间过长;电流丝法温升计算编程过于繁琐,工作量大等问题,将一维热网络模型计算方法应用于多级同步感应线圈装置中进行算法优化,将电机发热等效成一维传热问题,推导发射电机状态方程,通过Matlab构建同步感应线圈发射装置的一维热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不考虑散热情况的理论计算以及对比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一维计算结果进行校验,一维热网络模型仿真结果与前两者计算误差保持在10%以内。相比于瞬态热有限元仿真与电流丝法计算,在减少了模型搭建难度基础上,显著降低发射电机温升计算时间,提高仿真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48.
针对导弹面临的严酷气动热力环境,基于传统波纹夹芯结构,为导弹设计了一种兼具承载和热防护功能的一体化结构。建立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对一体化结构进行结构承载与热防护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结构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增加一体化结构隔热层与内壁厚度有助于提高导弹的热防护效率。以一体化结构热防护效率最高和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现了多目标优化,并认识到:一体化结构热防护效率与质量相互影响,设计时需要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涡轮进口热斑的运动特性对涡轮叶片热负荷分布的影响,对存在进口热斑时高压气冷涡轮动叶流道内冷热流的非定常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热斑在气膜冷却流、叶顶间隙泄漏流以及动静叶栅运动干涉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对气冷涡轮叶片热负荷的影响。研究发现:冷热流在高压动叶入口处被高压动叶截断而交替流入流道,热流对动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动叶前缘以及压力面附近,对动叶前缘造成直接的热冲击振荡;在周向气流角的作用下,在高压动叶栅流道内,低温流体逐渐向吸力面流动,而高温流体主要向压力面流动;气冷涡轮在浮力以及间隙泄漏流的作用下,改变了流道内部二次流分布,使得迁移到动叶压力面上的高温流体向叶根迁移,吸力面低温流体向叶片中间截面聚集。所得结论可对涡轮冷却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