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51.
对二维虚拟ESPRIT算法进行了改进 ,在保持原算法计算量小这一优点的基础上 ,提高了阵元利用率 ,或者减小了对阵列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2.
强电磁脉冲通过电子设备表面耦合进入内部将产生显著的破坏作用,而等离子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介质,具有屏蔽强电磁脉冲的能力,因此基于等离子体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ST软件仿真分析了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空间的电场分布。进行了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效应辐照研究,得到了其对MF-51-1型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阈值分别在10 kV/m和18 kV/m左右。实验研究了单层等离子体阵列对核电磁脉冲的防护性能,能量衰减均在10 dB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具有强电磁脉冲防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3.
154.
电子设备的克星--电磁脉冲炸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能电磁脉冲产生技术和高能微波技术的发展,应用于信息战的电磁脉冲炸弹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讨论了电磁脉冲炸弹的发展动态及其技术.  相似文献   
155.
电磁脉冲武器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它依靠强大的瞬间能量脉冲击毁对方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器件,从而使其无法正常工作。本文在分析电磁脉冲武器攻击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脉冲攻击防御的若干问题。为我军开展通信系统抗电磁脉冲攻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强电磁脉冲可引起空间飞行器的控制设备发生瞬时或永久故障,从而导致飞行失控。针对强电磁脉冲环境下飞控设备的防护问题,首先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对飞控设备的损伤效应,其次探讨了相关的防护方法,并给出了屏蔽效能和整机防护试验验证的测试结果,为提高飞控设备抗强电磁脉冲能力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研究柔性长鳍扭波推进机理,设计了一套模仿背鳍扭波运动的试验装置,并测试了背鳍扭波推进系统在循环水槽中的水动力。测试过程中,主要研究了背鳍推进系统在不同来流速中改变鳍条摆动频率时表现的推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同频率扭动下的背鳍,在低速来流时产生的推力要大于高速来流时的推力;来流给定时,背鳍产生的推力与鳍条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8.
膨胀波火炮利用发射过程中精确打开炮闩的方法实现了在不降低弹丸初速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火炮后坐的目的.采用经典内弹道理论对膨胀波火炮发射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药室容积、装药量、弹丸质量等装填参数对膨胀波火炮有效功率、炮膛工作容积利用率和火药相对燃烧结束位置等弹道设计评价标准的影响规律,为膨胀波火炮弹药系统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9.
萧萧 《环球军事》2012,(6):50-51
据台媒报道,去年底,台湾“立法委员”林郁方透露台军“飞弹指挥部”即将接收以“向阳项目”名义开发的新式制导武器,虽然台军仍不愿公开其真实身份,但分析认为可能是2011年台湾“国防报告书”证实的电磁脉冲弹、远程精确制导导弹等性质的武器。据公开资料显示,台军“飞弹指挥部”从2011年起分两年编列近3000万元新台币的预算,执行“向阳项目”的先期规划作业,以便评估“牡(阵)地设计、兴建和强化驻(阵)地防御效能及维护装备安全”,  相似文献   
160.
由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 transform)能够更好地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文章提出了基于轮廓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感知算法。将图像进行轮廓波变换后得到图像的稀疏表示,采用随机高斯矩阵对高频系数进行测量,实现数据压缩,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恢复系数,再进行轮廓波反变换重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压缩感知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重构图像质量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