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论现代大学校生关系--兼论军校校生关系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与学生关系的定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要求高校与学生关系的定位不能仅从人才培养的教育角度考虑,还必须从保障合法权益的法律角度考虑。由于军校学员自入伍起就取得军籍,他们既是大学生,也是军人,其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军校学员与军校的法律关系更多地参照军人身份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62.
孙焕彩 《政工学刊》2005,(12):43-44
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既要躬“行”更要真“知”,实现战斗精神培育的标本兼治。当前,各单位普遍将实践视为战斗精神培育工作的重心,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练兵活动,营造出了热火朝天的场面。但我们知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战斗精神培育实践必须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并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才能促进部队战斗精神培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一方面要解决“源”的问题。在对战斗精神的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统一准确界定的基础上,可组织有关专家讨论分析,尽快对战斗精神作出准确的切实可行的界定。只…  相似文献   
63.
如今,“网生代”官兵逐渐成为了基层部队的主力军,积极研究“网生代”官兵群体特有的思考和学习习惯,以贴合“网生代”官兵需求的内容和方法开展教育,对搞好灌输授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施教者应当主动放低姿态,接受文化反哺,补齐施教能力短板;善用网络正能量拨开官兵思想迷雾;灵活创新教育方法,鼓励官兵登台发声讨论交流;着力引导带领官兵克服“浅阅读”习惯,学会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64.
孙武论知兵     
《孙子兵法》中的“兵”是一个多义字,如兵员、兵制、兵器、兵争(作战)等。这部书围绕作战指挥阐述了一系列战法的思维和运作的方式方法,“知兵”是一个重要方面。 《孙子兵法》有句扬名世界的军事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的实质是讲知行统一观。它充满发人深思的哲理,揭示了战争取胜的普遍规律。它是取得胜利的前提和法宝。它又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它还是军事家们在理论升华上难以超越的重要里程碑。孙武基于认定“知彼知己”的极端重要性,把是否“知”作为用人的标准。凡是未达到“知”要求的将军是不胜任的将军;…  相似文献   
65.
刘炳功  童蕴河 《国防》2000,(12):21-21
“众人拾柴火焰高”。山东省某预备役团第一政委王均生懂得,要把预备役团的事办好,光靠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发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关心支持部队建设。 王均生在潜心研究了关于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系  相似文献   
66.
将指数极坐标系建立在运动的圆柱上,推导了运动坐标中剪切来流条件下,涡生振荡的涡量-流函数守恒方程、其初始和边界条件、圆柱表面的水动力表达式、圆柱振荡方程。对圆柱从静止开始振荡到发展为稳定振荡状态进行了计算和讨论,描述了脱体涡街的发展过程、升阻力相图的连续变形和漂移、圆柱振荡和平衡位置的变化过程。研究了涡生振荡终态随剪切度K的变化。结果表明:剪切来流给流场加入了背景涡,使圆柱的上涡增强、下涡减弱,流场的对称性被破坏。随着剪切度K的增大,涡街的倾斜程度增大,压力曲线的漂移量增大,由此导致升力的绝对值增大,圆柱的振幅增大且平衡位置向圆柱下侧的漂移也增大。  相似文献   
67.
68.
以S大学实习支教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其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性别、专业、所教班级人数和所教学科对实习支教生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没有显著性影响,支教地点与支教所教年级是影响实习支教生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习支教模式完善、支教年级不同特点、支教前的实践技能习得等方面来提高实习支教学生的有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9.
杨茂明  陈美洲 《国防》2002,(9):16-18
核化生防护与救援,是和平时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争时期维护国家利益并赢得战争胜利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我国面临的核化生环境越来越复杂,而核化生防护与救援理论研究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最近,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的同志对核化生防护与救援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现刊登他们的研究成果,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0.
近代中国留日陆军士官生人数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关于近代中国留日陆军士官生的人数,常出现不一致,而留日陆军士官生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所以,本文拟从相关史料的来源、人数统计所要说明的一些特殊情况和其人数变化所反映的中日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