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梁睿  郑毅 《防化研究》2005,(1):35-42
采用柱坐标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以及射线追踪法(频域法),对低空核爆炸电磁脉冲(NEMP)穿过电离层后的波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由于电离层的色散与时延作用,电磁脉冲波形变成1个震荡的波包.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步卫星轨道上,NEMP电场强度幅值在10^-3~10^-1V/m量级,是可以监测到的。  相似文献   
82.
无人炮塔系统关键技术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炮塔系统是未来火力系统发展的方向,在坦克和装甲车辆炮塔部分被命中概率高的现实情况下,无人炮塔对乘员来说相对安全。文章初步分析了无人炮塔系统的关键技术——遥控火炮技术和自动输弹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途径,并且针对在相同底盘上配置更大威力火炮的要求,探讨了膨胀波技术在无人炮塔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通用协方差差分算法用来实现对空间非均匀噪声环境下相干信号的波达方向(DOA)估计,该算法可以完全消除空间非均匀噪声,且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但该算法的DOA估计结果存在伪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改进算法通过对通用协方差差分(GCD)算法的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变换,再用特征分解的方法得到信号的DOA估计值。改进的算法可以完全消除伪峰,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最小冗余线阵的DOA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达方向(DOA)估计是智能天线技术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了最小冗余线阵的DOA估计问题.通过引入阵列冗余度,对非均匀线阵的阵元配置进行研究,在对MUSIC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最小冗余线阵的DOA性能进行仿真,通过与均匀线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阵元数目的前提下,最小冗余线阵获得了较高的空间谱分辨力和较低的估计均方误差,提高了DOA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85.
针对受限空间油料火灾爆炸发生、发展、控制、抑制实验的需要,研制了一系列模拟实验台架及关键参数测试系统。所研制的一系列模拟实验台架为各种工况的油料火灾爆炸模拟实验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科研条件和支撑;研制的超动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对冲击波压力、瞬时温度、火焰识别、爆燃向爆轰演化(DDT)过程等进行连续捕捉、测试、分析;研制的基于紫外火焰探测、数字信号处理和网络化智能探测技术的油气爆炸火焰传播速度测试系统较传统的火焰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零误报、探测距离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6.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枢轨动态接触压力和轨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通过在轨道背面布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利用测量数据验证了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弹丸在内弹道的稳定性。针对典型30 mm × 30 mm矩形口径发射器,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C型电枢对轨道的电磁挤压力在平顶沿起始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电枢通过引起的应力波在高速段容易与轨道中反射应力波发生共振,并且轨道在电枢运动的中间高速段区域受力最为集中,应力集中水平约是起始低速段区域的2.44倍;电枢运动高速段会出现晃动现象,进而引起上下轨道受力的不对称性。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研究电磁轨道发射器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和发射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为了进一步探究硫化钴(CoS)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发展潜力,为后续制备CoS基多元复合材料提供参考,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球状、纳米颗粒状、花状3种不同形貌的CoS材料,并对3种CoS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纳米颗粒状和花状,球状CoS具有更为复杂的3D多孔结构且呈现出良好的阻抗匹配,更利于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消耗,在填料量同为40wt%时,球状CoS的最小反射损耗为-44.59 dB,有效吸波带宽最大可达3.6 GHz,对应匹配厚度为1.5 mm。3种不同形貌的CoS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为后续制备新型高效的CoS基多元复合吸波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远场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利用阵元接收数据构造高阶累积量矩阵,通过矩阵联合对角化得到阵列广义流形矩阵的估计.利用阵列流形矩阵的矩阵特性及最小多项式的性质,消除联合对角化带来的顺序不确定性,得到波达方向的估计.该方法无需进行角度搜索,且能处理不同相干群内部分波达方向相同的情形.计算机仿真实验验...  相似文献   
89.
涂覆型RAM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覆型RAM 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并在隐身武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分析阐述了涂覆型RAM 的重要地位,然后介绍了铁氧体RAM、超细金属粉末RAM、高分子聚合物RAM 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介绍了手性材料、纳米材料、多频谱RAM 及智能隐身材料的最新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溴酸盐体系中的化学波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与波速的关系,随 KBrO3和 H2SO4初始浓度的增加,波速具有增加的趋势,而随 MA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并给出了其反应机理的分析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